暴跌让人惶恐
只因离市场太近
在各财经网站的论坛上,“崩溃无可避免”、“全部清仓 再也不炒股票了”等耸人听闻的标题随处可见,搞得人心惶惶,不少投资者经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赎回了基金。市场的前景真得有那么糟糕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没人说得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离市场越近,就会越恐慌。如果你每天都死死盯着市场,在贪婪和恐惧的交替作用下,就有可能在上下几百点的震荡中仓皇出招。现在,这种巨幅震荡在A股已不鲜见,在有股指期货的市场振幅可能更大。
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8年注定是个“上升有限,波动无限”的震荡年。它可能是短线客的天堂,也可能是他们的地狱。然而,对计划长期投资的基民来说,应该以更超然的心态面对2008。
在过去两年,上百只基金收益连续翻番,但有调查显示,只有一小部分投资者彻底分享了这一盛宴,大部分投资者相继在一次次震荡中夺路而逃。远的不说,2007年“2·27”、“5·30”和10月17日开始的调整哪次不是惊心动魄。去年四季度的调整现在还不好说,但“2·27”和“5·30”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吹响了上涨的号角,这两次调整后的三个月内,大盘都上涨了40%左右。在震荡面前,不只是中小投资者会选择退却,很多私募从2007年初开始就空仓或轻仓操作。这说明如果时时盯着市场,除非你有超强的意志力或高远的眼光,否则这些震荡足以让你动摇。
普通投资者在震荡前应该怎么做?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意见是,如果你不能比较好地预测到股市调整的到来,那么就坚定地持有。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股灾,哪怕投资者一次也没有避开这些股灾,长期投资的结果也远远强于撤出股票投资。
离市场太近,不仅会使你惊慌失措,还会使你浪费一些更宝贵的财富。
如申万巴黎基金研究总监吕晓峰所说,理财不仅要理“过去之财”,更要理“未来之财”。“过去之财”是指过去积累的财富,如存款,投资的股票、基金。大家比较习惯理“过去之财”,可是许多人却忽视了理“未来之财”。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是“未来之财”,包括未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如果因炒股工作表现欠佳而影响个人发展,损失就大了。
除了物质上的财富,我们还要花时间积累精神上的财富,比如亲情、爱情,多留点时间给家人和朋友,张弛有道,也许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回报。投资理财很重要,但它不应成为你生活的全部。离市场远一点,能让你更加清醒,更好地平衡恐惧和贪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