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六月冬眠
六月冬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620
  • 关注人气:185,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师每日股评(4.24)

(2007-04-24 17:02:22)
分类: 每日股评
 3000亿博弈,牛市豪情中坚时
 
每日要闻点评:
中信银行申购资金周二解冻 1.5万亿为牛市加油
    中信银行今日发布公告称,A股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5.8元,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约15000亿元,创新股申购冻结资金量新高。H股的发行价格为5.86港元。市场人士认为,按照资金冻结规定,这笔高达1.5万亿元的资金明天将正式解冻,持续火爆的行情可能会吸引着笔资金再次进入市场。 

  点评:资金源源不断入市,1.5万亿有望为牛市火上浇油。 
20多家证券公司具备条件 券商上市从借壳转向IPO

  券商借壳上市诱发了证券市场一幕幕财富神话。一些毫无来由的“借壳传说”使管理层对此变得谨慎起来。于是,优质券商的着眼点从借壳转向IPO,并受到管理层的鼓励。从已经公布2006年年报的券商看,连续三年盈利这个最“刚性”的指标被它们“软化”,符合IPO条件的公司数量骤增,目前大概有20多家。业内人士预计,8月份全面实现综合治理目标之后的券商将掀起IPO高潮。 

  点评:关于券商借壳概念股的炒作,应该可以退潮了。
 
已披露年报显示 上市公司06年每股收益增近五成

  截至2007年4月23日,总共116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度报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0.5%。1163家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249元,较2005年同比增长49.1%。 

  点评:上市公司普遍分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业绩的高增长,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公司在股改实施过程中对流通股股东做出了承诺。无论如何,对于流通股东来说,能够更为直接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长无疑是大快人心的。 
股指日闯两关登上3700点 新股民连续8天超20万

  在股指接连创出新高的同时,许多表现人气的指标也都在破着纪录。在新开户数方面,最新消息是上周五又有258188户新开A股账户。虽然此数字并没有改写前一天28.2万户的单日开户最高纪录,但却把连续日新增A股开户数超过20万的纪录再延长一天,达到惊人的连续8天。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达到9115.92万户。如果照此速度发展,过亿大关有望在三季度内轻松完成。 

  点评:昨日股市的大涨让某私募基金经理决定修改他的操作计划,而在上周四,他还郁闷地大喊要减仓。在他看来,上周四股市暴跌后,第二天出现百点反弹还在情理之中,但市场敢在宏调之剑的阴影下,仍在昨日一天之内连破3600点、3700点两大关口,让他不得不下决心再贪婪一把。

 
基本分析:
   经过上周的大幅度震荡之后,本周一指数再度大幅度上涨,而短线指数的急升也积累了大量的浮筹,今天大盘尽管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但是盘中出现了明显震荡,同时成交量也是连续放大,今日上海市场单边成交量已经突破2000亿元。而随着五一长假的临近,我们预计近期大盘将不再会一帆风顺的逼空上涨,震荡将是节前的主基调,而在震荡之中把握主流热点将是取得利润的关键。

    近期尽管消息面比较平静,但是由于对加息的预期使机构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中,五一长假可能成为加息的时间之窗,同时新股发行速度在近期明显加快,在中信银行发行后,交通银行已经过会,管理层利用市场当前做多热情高涨的阶段增加新股发行量也说明了其控制市场过快上涨的一种态度。由于市场资金面目前仍然相当宽余,新发行的基金在很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日开户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巨量的增量资金使当前大盘很难出现深幅度调整,同时中信银行发行冻结1.2万亿资金也说明目前市场资金仍然相当充裕。

    从个股表现看,参股金融类个股无疑是近期最大的亮点,在市场持续走好,成交量不断放大,同时又是券商借壳消息的刺激下,参股券商概念在近期连续暴涨,成为市场中的明星品种;而股指期货推出将给期货公司带来暴利也给了参股期货品种巨大的炒做空间。在当前市场环境较好的背景下,预计参股金融类个股在短期内仍然将是市场的主流热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券商重仓的股票也是表现强劲,吉林敖东第三大股东是广发证券,目前也已经逼近百元关口!而今日四川长虹的非公开增发再度让让人们记起那个已经有些被遗忘的暴利题材——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是能给公司带来连续涨停的题材,沪东重机更是借该题材创造了又一个百元神话!

    预计在五一之前,大盘仍然以震荡行情为主,但是对于题材股的炒做行情,不会因为大盘的调整而就此熄火,目前市场中主流的热点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继续得到较好的表现,投资者仍应重点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