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六月冬眠
六月冬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995
  • 关注人气:185,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杭州

(2005-04-15 21:04:22)
在杭州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在杭州
 
    公司组织的第三次讲师培训,一不小心居然已经是高级讲师了。说句实在话,对于这个称呼我还有点不自信,有时候感觉自己太浅薄了,人生阅历方面不说,单从我对证券市场的理解以及我对讲课的口才把握,都觉得自己太嫩了。但这样的培训机会我是不会错过的,上两次去的是上海,这次是杭州。至少,在宾馆的各种相关手续套路已经娴熟,至少看了大上海和美丽的杭州,至少现在站在台上能侃侃而谈,至少胆子比以前大了许多。
 
    今天听了一天胡良(良字有个单人旁,但是打不出来)老师,感慨做个讲师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我是科班出生,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不是非常用功,而且对于金融学的一些数学公式非常头疼,因此今天听课的时候居然有点吃力;另外,诸如证券知识,各行业知识,国际金融知识,口才素材以及心理学等等都需要相当一段长时间的积累。而我才23岁,积累当然不够。人这一辈子估计能做好一件事就需要拼搏好久了,何况要博览呢?在衡阳一个做安利的打算叫我去跟他做事,我能行吗?以前我自信是因为无知,现在比以前懂得的东西多了,却自信不起来了。我想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吧。
 
    昨天游玩了一下西湖,只能说是游玩,不能算是旅游。走马灯式的看风景是难看出什么名堂来的,根本没有沉浸到风景里面去,肤浅地走了一圈。堂弟在杭州读大学,对西湖比较熟悉。他告诉我昨天去西湖的人分外地多。的确,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每个风景区都是黑压压地一片,容不下我去发自内心地相拥。我想这样的游玩是注定肤浅和浮躁的,绝对不会在这里找到古代文人名哲的灵魂,因为我们在拥挤的喧闹中把自己的灵魂都丢失了。
 
    我们从断桥出发,走苏堤、白堤,看苏小小墓、武松墓,几乎一样的长堤,一样的桥。最后到的地方是雷锋塔,没进去,只在外面远远地看。没别的理由,仅仅是因为进去40元的门票不愿意出。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太疲惫了。从断桥出发,到雷锋塔时已经走了5个小时了。天气还算比较好,凉风袭来,感觉丝丝惬意。但吹多了头就有点痛了,因为我们穿的衣服比较单薄,而我的身体在这几年透支得比较厉害,抵抗力大不如从前了。记得好象是“梁晓声”还是哪个大作家提出了“审美疲劳”这个词语,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本来去参观风景是一件让人非常开心的事情,可是如果风景看得太多,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西湖是很美,但看了让我感觉很累。这么多的景点集中在一起,没两天时间是根本看不完的,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去考究?我本人又不喜欢坐旅游车或者跟旅游团,我觉得那样旅游更加是走马观花。这样旅游是不会出现心旷神怡这样的感觉的。我当时思考了一下这样的问题:到底是我把我的灵魂丢失了,还是我的灵魂把我丢失了?那些和我一样拥挤在西湖的人是来寻找自己的灵魂,还是来丢弃自己的灵魂?
 
    回宾馆坐的Y2公交车,这趟车围绕着西湖转了老大一个圈,正好把我们从雷锋塔再送回到断桥,然后再下车打的,算是走了一个轮回。在车上我疲惫地睡了一小觉,醒来的时候听乘车员广播到了“岳庙”,并迅速地介绍了一遍岳飞生前事迹以及与西湖的关系,我朝窗外一看,一排青翠的竹林,一条干净的街道,非常清新。我想,真正让人心境变得很惬意的,不要太贪心,就这一条街道足够了。西湖的任何一条街道走完都已经非常快乐,贪多必失,物极必反,不要求多,适可而止吧。这样才是真正地欣赏风景。
 
    多年来向往的西湖总算去了,但并没有让我有什么大的惊喜和刺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览众山小后,估计下次去什么景点就没什么大的冲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坐庄前的决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