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封闭基金投资分红潜力业绩排名 |
分类: 股市风云基金天下 |
今天我们讨论远期封闭基金的投资价值,当然还是从昨天说过的三个方面考虑:
1.折价率高低:
这一点昨天已经说过,如果你没有打算持有到期参与“封转开”的话,那么对于远期封闭基金来说,折价率的作用,相比基金本身的成长潜力会低一些,所以不要总是优先考虑折价率最高的那几只基金。在我的印象中,大概1年前折价率最高的几只基金就是鸿阳、汉兴、银丰、景福,这两天又看了一下,还是他们的折价率最高。其中银丰因为基金合同中的一个特殊条款,似乎每隔1年半载就会被人拿出来利用一下,然后大涨一番,之后就又没有声息了。
2.增长潜力:
这个因素是我们投资远期封基最需要关心的一个问题,一只优秀的封闭基金,虽然受到合约约束(持股比例不能超过80%),很难超过开放基金中的佼佼者,但是却可以取得超过很多开放基金的业绩水平。所以即使它们的折价率保持现有水平不变,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净值的增长,享受到高额的回报。如果再算上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缩小的折价率水平,那收益应该和优秀开基也不相上下了。
而上面提到的几只折价率高居榜首的基金正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我们可以看看今年以来收益排名倒数5位的封闭基金依次是,鸿阳、汉鼎、景福、天华、融鑫,其中的汉鼎、天华、融鑫虽然因为到期日临近,折价率已经大幅缩小,但是和到期日相似的其他基金相比,折价率依然高出很多,这也正是因为投资者对他们的业绩不看好造成的。
我们再来看看业绩增长出色的有哪些,先看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封基,排除了已经到期和快要到期的景阳、科汇后,表现突出的远期封基有:裕隆、久嘉、泰和、裕阳、开元、景宏、天元、兴华。再看看最近两年的收益率排名情况,难道是巧合嘛:)排除几只近期的封闭基金后,剩下的居然还是这8只基金,而且裕隆、久嘉和泰和仍然排名前3位,只是相互换了一下位置。
为什么开放基金当中“风水轮流转”、“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景象在封闭基金中没有出现呢?主要原因正是在于开放基金有短期排名和赎回的压力,两、三个月表现不好,投资者就可能赎回走人,而基金的规模又和基金公司的收益息息相关,所以为了博取短期排名,基金经理不得不频繁换股,不断追逐或创造市场的热点,但是投资哪有百战百胜的,基金经理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一旦踏错了节奏,排名立刻就会大幅下滑。可是封闭基金却不同,投资者不满意也最多转卖,基金规模和基金公司的收益并不会受影响,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基金经理往往更容易坚持价值投资,取得超额的回报,而基金经理的能力在这种长期角力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封闭基金的业绩排名中总是出现熟面孔的主要原因了,所以我们投资的时候也可以坚持恒者恒强的道理,尽量挑选业绩优秀的封基。
3.
最后说说分红的问题:
关于分红的问题,昨天也有几位朋友都问到了。封基分红和开放基金分红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开放基金是可以随时赎回的,所以无论分红与否,其实投资者的收益都没什么变化(分红相比赎回可以节省少量的手续费)。但是封闭基金因为在封闭期内无法按净值兑现,大比例分红无疑相当于提前让我们兑现了基金净值,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某封闭基金净值3元,价格2.5元,如果它实施分红,每份分红2.40元(现实中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分红),分红后的净值变成0.6元,价格变成0.1元。虽然和之前相比,还是有0.5元的净值无法兑现,但是这个时候折价率却被动放大了,也就是现在你投资0.1元,到期后就可以有0.5元的收益,相比原来投资2.5元才能获得0.5元的收益,同样时间内你投资的收益率显然放大了很多倍。
这就是为什么在封闭基金大额分红会被投资者追捧的原因?可是谁都不是傻瓜,这种便宜当然谁都想占,所以往往在封闭基金分红之前,价格就会被大幅炒高,比如上面那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发生,那么分红前该基金的价格可能就会被炒到2.8元左右,这样分红后的价格是0.4元,折价率虽然有所放大,但也不会像例子中那么离谱了。如果你在分红后投资,可能就只能收获折价率放大的那2-3%的便宜了。
所以这类投资如果想短期内的收益最大化,可能就需要提前2-3个月买入,然后再分红前夕在价格炒高之后卖出,但是却并不参与分红。因为分红后,因为前期的过分炒作以及大资金撤退等因素影响,往往价格反而会出现下跌而并非预期中的上涨。
上面的几只基金因为业绩出色,分红潜力当然都不会小,不过因为其中有些今年已经进行过分红,年底的分红预期相对少些,每份基金可能分红金额预计如下:
久嘉
1.60元/份
泰和
1.25元/份
裕隆
1.40元/份
开元
1.10元/份
裕阳
0.90元/份
景宏
0.60元/份
天元
0.75元/份
兴华
1.25元/份
至于股市行情,周一的帖子“一周猜想”已经说过了,本周走势也和预期的基本一致,就不多说了:)
前一篇:封闭基金投资价值(上)
后一篇:1元基金,请揭开你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