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闭基金投资价值(上)

(2007-12-13 09:16:30)
标签:

证券/理财

封闭基金

近期封基

分红潜力

折价率

收益能力

分类: 股市风云基金天下
今天先讨论1年内会到期的近期封闭基金的投资价值:)
 
以前说过封闭基金的投资主要考虑2个方面,一是折价率的高低;二是基金净值增长情况;现在既然讨论年末的分红行情,不妨再加上三是可分红的潜力。我们把这三个因素逐一比较看看:
 
1. 折价率高低: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折价率的高低必须和到期时间联系在一起。对于那些若干年后才到期的远期封闭基金来说,如果你不打算持有到期,其实折价率的影响会降低很多,因为在到期之前你如果想兑现收益也只能折价卖出这些封基,他的折价率再高你也无法享受到。
 
而对于马上要到期的封闭而言,折价率当然就很关键了,因为一旦封转开,我们就可以按照实际净值兑现,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里顺便回答小米昨天的问题:基金科讯昨天分红后的折价率当然不会是30%,因为目前我们看到的科讯的净值3.4846元是截至12月7日的净值,科讯分红1.00元后,实际净值已经变成2.4846元,而昨天科讯的收盘价是2.435元,折价率仅有2%。而从周一到现在,股市基本原地踏步,所以可以估计至少截至目前为止,科讯的净值应该还处于2.48元附近,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从接下来资金会被较长时间冻结的角度考虑,其投资价值一般。
 
那么看看1年内会到期的封闭基金的折价率情况:
 
基金代码 基金名称 现价 单位净值 折价率
500025 基金汉鼎 2.161 2.4288 -11.03%
184713 基金科翔 4.401 4.8565 -9.38%
184712 基金科汇 4.123 4.4846 -8.06%
184700 基金鸿飞 3.131 3.2941 -4.95%
 
其中鸿飞的到期日是08年4月,其余三只基金都是08年12月到期,所以假设未来股市不出现大涨也不出现大跌,那么现在投资这几只基金的平均年收益基本都在10%上下,在收益相差不大情况下,未避免夜长梦多,选择到期日更近的鸿飞显然更实际些。计算方法很简单,你现在花3.131元买入鸿飞,明年4月到期转开放,按3.2941的净值赎回,投资期限是4个月,也就是4个月的收益率是4.95%(折价率),换算成年收益大约就是14.8%,相比在银行存款4个月,对于那些收益要求不高,风险承受力中等的投资者来说,这个收益显然是可以接受的,而且预期未来4个月内股市出现大跌崩盘的几率也不高。
 
2.基金净值的增长潜力:
 
那么在理论计算的收益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基金科汇和科翔的投资价值又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点因素,基金本身的盈利能力了。因为从历史业绩来看,这两个基金的表现要明显好于鸿飞,所以投资者有理由相信他们在未来1年时间里可能取得不错的业绩,从而大幅提升基金的净值,那么一旦封转开,显然也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不过个人认为,如果比较基金业绩,可能时间越长越有效,比如同样是5年后到期的基金,优秀的基金5年累计的业绩优势肯定非常可观,如果仅仅投资4个月可能优势并不明显。
 
当然如果是到期时间差不多,比如汉鼎和科汇之间,那么我肯定优先考虑投资科汇了。
 
3.分红潜力
因为封闭基金大比例分红后会造成折价率的被动放大,所以对于马上要到期的封闭基金而言,有大比例分红潜力的封基投资的价值肯定更高!根据基金公布的3季报分析,上面四只封闭基金的分红潜力如下:
汉鼎  每份可能分红金额: 0.60元/份
科汇  每份可能分红金额: 1.80元/份
科翔  每份可能分红金额: 1.50元/份
鸿飞  每份可能分红金额: 1.30元/份
我们假设这四只基金都按照这个预测进行分红,那么分红后的折价率将是
 
基金代码 基金名称 现价 单位净值 折价率
500025 基金汉鼎 1.561 1.8288 14.64%
184713 基金科翔 2.901 3.3565 13.57%
184712 基金科汇 2.323 2.6846 13.47%
184700 基金鸿飞 1.831 1.9941 8.18%
 
通过上面3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投资期限不长,在半年期限以下的话,基金鸿飞显然是中等风险投资者的第一选择。如果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同时又看好未来1年股市的走势,那么可以考虑基金科汇(历史业绩最好),相反,基金汉鼎的投资价值就很难令人满意了。
 
明天我们再接着看看远期封基的投资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