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忘却的怀念

(2007-08-27 17:34:41)
标签:

情感故事

亲情

分类: 心灵日记

    来北京整整一年了,很想写点什么,但苦于水平有限,很多感情表达不出来,无奈,随手翻了翻日历,才想起来,今天是中元节。故乡比较注重这样一个节日,记得小时候爷爷、父亲和我们兄弟三个,都会在山脚下的河边,对着远山焚烧着黄裱纸,撒着纸钱,河对岸的山里,埋葬着已逝的亲人。每当这一天,空气中满是青色的烟雾,眼睛湿润的人们,在心底紧守着那一份份不能忘却的怀念。

    在这样一个缅怀的日子里,心底的怀念油然而生,想起了很多过世的亲人,亲爱的小姑姑,憨厚的小叔叔,脾气暴躁但心地善良的二姑父,以及去世前还一直呼唤着我名字的外公。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都还好吗,这一份份不能忘却的怀念,在这样一个清冷的雨天泛起青灰色的涟漪。

    1996年的秋天,小姑姑在生活和婚姻双重压力之下,选择了自杀。也许只是一刹那间的冲动,却造就了无法挽回的悲剧,那一年她二十八岁,而如今我也要渡向二十八岁的彼岸,迷茫、思念、期待,正是这样一个年纪所有的感慨。

    记忆之城慢慢拉开,她就在那灰暗的灯光下注视着我,眼里噙满泪珠;她在村口轻轻地向我挥手,静静的凝望……

    我的出生对当时那个家来讲,意味着家族的兴旺,而我一生下来又体弱多病,这就更让父母和亲人们都对我格外宠爱,小姑姑便是其中之一。她只比我大十二岁,那时候的她也还是个小姑娘,除了干活,闲下来的时光,带我玩便是她当时最重要的功课。因为相隔两年后母亲又生下了弟弟,晚上照看我的任务也落在了小姑姑和二姑姑的身上,不知道她们为我付出了多少,又经受了多少折磨,因为我小时候三天两头就要大病一场,晚上的哭闹应该是无休无止的。虽然这些记忆因为我太过年幼而无法记取,但这份感觉却是深植我的内心深处,从小就觉得她对我格外的好,如同姐姐般亲切,又如同母爱般让人温暖。

    而我脑海里和她最真实的记忆,是从她和姑父谈恋爱的时候开始的。小时候,家里人都喜欢看黄梅戏,哪个村一旦有戏团来了,不管多远,母亲、姑姑们都要带上我,三三两两地结伴而去。她们抱着我,站在人群的中央,看着戏台上五彩缤纷的世界,她们或是激动,或是流泪,或是愤慨,或是欢笑……我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看戏,随着年岁的增长,每场看戏的活动都少不了我。那一年,小姑姑和姑父经人介绍相识了,而谈恋爱的场所,除了相约在小河边说说悄悄话以外,戏场那样热闹而又富有娱乐性质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我那时候也才六七岁,还是姑姑的跟屁虫,她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记忆中有那么一个片段,有那么一个晚上,她和姑父要相约去看戏了,我赖着也要跟着一起去,我当然不能明白,为什么她只想和姑父两个人,而不能带上我。他们俩走后门,我就堵住后门,走前门我就堵住前门,无奈之下,他们偷偷地跑到小院,架起梯子,准备翻墙而去,没想到还是被我发现了,我看着他们就站在梯子上,对着我无奈地微笑着。母亲拉着我,告诉我要听话,姑姑和姑父想单独相处一会儿,就今天不带你去,以后还是会带的。我不听母亲的劝解,跟上前去,也要往梯子上爬。那时的我,肯定是嚎啕大哭,不能理解什么都依着我的姑姑,为什么要躲着我出门。而姑姑这时候,停了下来,拉着姑父下来了,她抱起了伤心欲绝的我,安慰着我。那一次,她还是带着我一起去了。这样一个记忆片段,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它应证了我和小姑姑不可分离的亲密。

    当姑姑带着嫁妆,坐着大卡车,要离我们而去时,我记不起当时的伤心程度,脑子里也想不起来,唯一的一个印象就是,我跟着卡车走了很远的一段路程,而后又默默地望着卡车离去。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兄弟三人都争先恐后地往姑姑家跑。每个假期,都要在她家住上好多天。表弟表妹相继出生,她的家显得更加温暖和融洽。每次去,姑姑都要弄上几个好菜招待我们,姑姑的手艺很一般,但那种味道却是难忘和感动的。每次表弟表妹们抢着吃肉时,姑姑都拦住他们:先让表哥们吃好,你们等会再吃。而后她就会一大筷子一大筷子把鱼和肉夹进我们的碗里,我们的心是甜的,不光只是感受这肉的味道有多么的香甜,而是明白我们在姑姑的心底的位置,永远是亲密的。那个年代,能吃一顿肉有多么的不容易,而对于年幼的表弟表妹来讲,鱼和肉当然更是诱人的。姑姑把我们当作一种依恋,当作故乡最亲密的客人,她的心底,依然还埋藏着儿时和我一起成长时最质朴的情感。每次姑姑家的桔园和桃园丰收时,一袋一袋的果子,她微笑着送到我们家。她家的桔子很甜,如同她的笑容一样,时常在我的心底回荡。

    我学习成绩很好,也成为了姑姑的骄傲。为了我们的学费,她费尽了心思,想办法为我的父亲和母亲减轻负担。每次开学,她都要把压在箱底里的钱拿出来,送到父亲的手上。她的家庭也是贫困的,这些钱都是卖点桔子,卖点甘蔗一分分积攒起来的。父亲手头上钱充裕了,就会还点给她,但直到她去世,还有钱没有还清。父亲说到这儿,每次都是感动的,他说:现在姑姑也不在了,剩下没有还清的钱,只能等到表弟上大学了,再回赠回去。

    和她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96年的初秋,那时候是国庆节,学校放假。正是桔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在地里边帮着姑姑收着花生,边摘着果园里的桔子。表弟表妹们,在地头边玩耍。傍晚,我们带着一袋桔子准备要回家时,姑姑塞给我一些零花钱,我收下了,因为这样的情境十多年以来都是这样的,她总想多给点我什么,哪怕是几块钱,哪怕是一些好吃的。走到村口的小桥边,姑姑就站在那里目送我们走远,直到走到山角拐弯处,我们每次回头她依然还在。她的最后一次凝望,变成我心底永远的怀念。在黄昏的余辉下,她那模糊的剪影让人伤感。没想到这最后一次快乐的聚会,却成为了永别。要知道这就是永别,我一定会紧紧拉着她的手,一定会带她走向撒满阳光的山坡,告诉她,不论怎样,我都爱她。

    她是一个只把痛苦放进心里的人,她带给我无尽的幸福和快乐,我却不曾知道她的苦难。当她选择了死亡,选择了离别,却让我和她拥有的美好记忆,变成了痛苦的怀念,而这份怀念是不能忘却的,是无休止的,我要将她深植别后的心中,直到我老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匆匆,太匆匆
后一篇:中秋情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