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那边有匹马》:民族文化传承与人之常情之间的碰撞激荡

(2016-05-30 09:50:54)
标签:

山那边有匹马

影评

分类: 娱乐圈—娱乐八卦影音评论

 《山那边有匹马》:民族文化传承与人之常情之间的碰撞激荡


最近的文艺片似乎都在打文化牌。从百鸟朝凤的唢呐,到夜孔雀的尺八,都在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这部《山那边有匹马》也未能免俗,依旧关注的是民族文化继承的问题。只不过,和其他两部作品专注于音乐艺术不同,这部电影着重描写的是贵州水族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那里的大山、梯田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如何传承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的现代。为了沟通的便利,为了更舒适的生活,越来越多大山里的青年人已经走出了那片家乡的土地,接受了外界文化。正因如此,民族文化就逐渐被摒弃了,甚至很多生活习惯也改变了。那些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往往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

 

在电影里就是如此。电影里的水族有着赛马的传统,而且出了不少的好骑手。主人公潘攀的父亲就是。然而一场车祸让他成了孤儿,从此和与他同天出生的马儿为伴,对于他来说,马儿就好像妈妈一样。但贫穷的家里只能卖掉这匹马来还债,于是好心的班主任艾老师便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和潘攀一起踏上了寻马之路。

 

当找到那匹马的时候,却遭遇了更加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这匹马将作为祭品被杀掉。对于水族来说,死人杀马祭祀是传统,但面对被潘攀视为母亲的这匹冠军马,传统文化和人情人性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究竟是不改变传统,还是泯灭人性,都遭遇了巨大的危机……电影通过这一个危机,展现出了传统文化传承上的问题,对文化传承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简单的讲所谓的继承危机。

 

其实,在整部电影中都存在着这种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消亡的问题,比如这些水族的孩子们所学习的都是普通话,但普通话的普及,会不会冲击土语呢?一旦土语消亡,那么这个民族又将何去何从?可是,如果不普及普通话,这些极少数的民族太过固步自封,显然只能加速其消亡,这样的矛盾,简直就是个死胡同,根本没有合理的办法来解决。

 

在电影里,最后有钱的大老板一方让步了,民族文化最终输给了人之常情——因为艾老师的丈夫舍己为人牺牲感动了他。但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是极个别的现象。更多的时候,民族文化和传统往往会占据上风。这就好像我们明明知道这些传统有其不合理性,却无能为力是一个道理。而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确实需要像《山那边有匹马》这样的电影进行深度拷问。

 

以前,我们都觉得这些少数民族地区都是穷山恶水,但当走进电影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地方却是那么的美轮美奂。简直每一个镜头都是如画的风景。而导演和摄像也采用了大量远景展现这些风景和风情,似乎就是在向我们展示在自然面前,文化面前,我们人的渺小。

 

在此之前,百鸟朝凤讲传统消亡,而这部电影探讨的更为深刻,引入了传统到底应不应该消亡的探索,而且演员也都是水族当地群众,更增加了原生态的感觉。,我想,这才真的是一部检验观众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良心电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