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90后的“致青春”更疯狂

标签:
我们都是坏孩子影评90后致青春 |
分类: 娱乐圈—娱乐八卦影音评论 |
(文/小义大道)
如果说赵薇拍处女作的《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激起的是80后的回忆,那么5月8号上线的《我们都是坏孩子》表现的则是90后的叛逆青春。如偶像剧般的取景和如花般的少男少女是表面的幻象,这些90后的“坏孩子”们18岁未满,就学会抽烟、喝酒、打架、逛夜店、性交、骂老师……
这些行径让我们大跌眼睛,不忍直视,她们过早的迷失自己,过早的结束无邪的青春,到底是谁的责任?90后一度被称为“脑残”的一代,他们的非主流思想来源于那里?是信息爆炸时代他们成长的太快?还是父母的腻爱或离异让她们不懂得爱?这都值得90后的孩子和父母们引起思考,也值得即将为人父母的80后们引以为戒!
有人说《我们都是坏孩子》是用高中生的身份在玩成人游戏,我一点也不怀疑是否确有其事,现在的孩子聪明到两岁能玩转ipad,六年级写的QQ签名都是“继续耐伱——这是俄最后的勇气”,更何况是已经步入高中的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少男少女们。过去大多数的80后在高中阶段是属于奋斗期,为了逃离贫困亦或为家人争光,现在的少男少女们不愁吃不愁穿,对于大学对于未来他们一点也不担心,以为父母会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就像片中的旁白:“如果当年网吧老板坚持让我出示身份证才进门,调酒师在给别人调花哨的鸡尾酒时给我一杯果汁,门口烟摊把我拦在柜台前面说未成年人禁止吸烟,我对自己的责任心还有那么一点点,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 ”究竟诱惑太多,还是腻爱太多,还是社会上给他们的关心不够呢?我想社会、父母还有他们自己都有责任吧!
当常混迹于夜店的angela一脸伤感的说:我现在才17岁,但别人都以为我30岁了!当总是一脸落寞的子怡安慰失恋的室友说:那些曾经让我们哭出来的事,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还有她对于男人绝望的言论,以为手腕上无数为男人自杀过的伤疤,看得人无限悲痛,我们的17岁,正在校园里踢足球,为考取好大学而努力,尽管也不乏有“坏”孩子,但却不至于堕落至此。他们却将青涩太早的葬送在烟酒和夜店里!
青春是什么?旁白说:“青春是一场未知的艳遇,一场青涩的荒诞,一场相知的记忆”,当剧中的大高潮出现,子怡被混混轮奸,变得绝望,Angela为此而后悔,小艾用自己的第一次让混混得到应有的处罚,这样的青春或许疯狂,但并不值得我们去追忆,它也许将会成为她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剂催熟针,将她们狠狠打醒,继而发现青春即将逝去!
这是中国首部关于90的电影,也着实让人看的很纠心,这是另一种“致青春”,它们远比《致青春》更疯狂,更残酷。只希望在她们的迷茫时候,有长辈可以站出为他们指明道路,而不是像片中的老师一样只会训话,在她们叛逆时,需要的是包容,更是及时的纠正,而不是开除了事。而对于90后的小盆友来说,怎样冲破青春的迷茫,握住青春的翅膀,飞翔在自己的天空,是值得去认真的深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