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爱记歌词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改版选秀娱乐 |
分类: 娱乐圈—娱乐八卦影音评论 |
随着《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中国第一梦想频道浙江卫视的收视率稳步递增,已经翘楚于各大卫视,越来越吸引观众的眼球了。正因如此,哪怕是浙江卫视的栏目有一点儿细微的变化,都能被忠实的观众抓到并且转化为话题,从而迅速被推上风口浪尖。比如他们的老牌音乐节目《我爱记歌词》,便因为近期改版推出了“特别季——对战最强音”而备受质疑,成为了众矢之的,受到了不少观众的批评,以至于总监和节目中心主任都不得不第一时间在微博对改版予以澄清说理。
不得不承认,从目前网友的反应来看,《我爱记歌词》特别季“对战最强音”的推出似乎很有一种天仙下凡,只可惜先是“脸着地”的感觉。花尽心思请来了“中国好声音”的王韵壹、权振东等实力派学员助阵,又有“歌坛一哥”孙楠坐镇评审,如此华丽的阵容却不被观众待见——有不少观众就反映改版之后的“记歌词”更像“好声音”的翻版,区别仅限于不是导师转椅而是大众评审亮灯决定去留。而更有网友直斥改版后的“记歌词”不仅记歌词环节少的可怜,而且还取消了备受大家喜爱的领唱,改的不伦不类,实在“无法接受”。
对于网民们的如此态度,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一个看了六年的节目,忽然有一天不再有领唱接唱,忽然不再有歌词填空,忽然不再有大段的歌词接龙,这样的变化的确是很难马上习惯。尤其是《我爱记歌词》中的那些人气领唱王滔、海峰、凌晗、天悦、小钊们也都有大量的粉丝,看不到喜欢的偶像更是令观众难以接受。但是,《易经》中有句话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的就是一个事物达到了极点就必须有所变化,变化才能通达,这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而对于已有六个年头的《我爱记歌词》来说同样如此。
当一个节目走到发展的第六个年头,这本身便是一种极致。因为综艺节目的一般活跃年限仅为三至四年,就好像“幸运52”“开心辞典”等等,都必然求新求变。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了迎合不同年龄段与阶层的观众的审美情趣——如果一档节目只守着一群固定的观众群体,那何尝不是死路一条呢?80后与85后的审美情趣不同,85后和90后的审美差异就更大。因此,《我爱记歌词》走了6年,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地步。
但是,如果贸然变换风格,完全不顾及观众的接受能力,那么这种“硬着陆”的方式必然挫伤大量的观众,也会直接导致观众的大量流失。因此,浙江卫视选择了一种相对平稳的过渡方式——让《我爱记歌词》既能顺应时代潮流和受众的审美情趣变化,又能保有现有的观众群体和生命力!那就是通过推出“特别季”的这种暂时性、临时性的形式变动,达到承上启下的目的。为下一季人气领唱回归后的《我爱记歌词》的形式创新埋下伏笔。从而达到让《我爱记歌词》栏目创新实现“软着陆”。
作为“试金石”,《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热播已经表明了如今的观众对于“好声音”组队阶段的导师转椅选拔是最受人关注的,也是观众最喜欢的形式。因此,《我爱记歌词》特别季“对战最强音”节目中便增加了选手歌艺对决的部分,不仅让观众可以聆听到选手的美妙声音,也使节目更加精彩刺激。这也正是区别于以往“记歌词”只需要歌词记得牢靠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方。而在第二部分的选手PK环节,才正式进入歌词比拼。不过,除了比拼歌词之外,同样也需要比较唱功。并且,在这个部分还会有中国好声音的人气学员来“帮唱”。从而增加这一环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应该说,以往的《我爱记歌词》是平民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只要你歌词儿记得准,无论你是红男绿女,还是老幼妇孺,都能够在“记歌词”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观众在看的时候嘻嘻哈哈,心态会比较放松愉悦。而如今改版之后的《我爱记歌词》明显有了专业化和竞技性的趋势。要求选手不仅要歌词儿记得好,更主要的还得唱的好。这就把那些只会记唱得差的业余选手挡在了门外。再加上精彩的歌艺PK,不确定性加强,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也会更加紧张、刺激、有快感。
因此,从《我爱记歌词》特别季“对战最强音”的形式上来说,这种变化显然更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所以必然会让一部分“老观众”很难马上接受。但是,变革和创新肯定是要触及一部分观众的敏感神经,而通过这种“软着陆”的方式,《我爱记歌词》已经在创新节目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考虑到观众的利益与立场了。所以,受到一些批评和吐槽,这完全属于在节目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阵痛”,也是《我爱记歌词》节目组早晚都要承受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