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之南:尸体如何处置

标签:
尼泊尔巴德冈尼康d7000单反加都水葬场尸体摄影旅游 |
分类: 生活圈—生活女性情感星座 |
时间:2011.10
地点:尼泊尔之行:巴德冈、加都
器材:尼康D7000
焦距:5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0/3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旅行的时候一般一觉到天亮,不做梦。但在尼泊尔,我的梦很多,并且这些梦都太刺激太惊险了,所以睁眼的时候觉得很困很累。夜里,那帮敲锣打鼓的巴德冈人民依旧每隔一定时间出来敲两下。我的屋子为防止霉味,一直开着窗,就听的更真切了。
焦距:50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0/16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早晨的阳光照在建筑上,真是美呢。这种美来自于这儿的纯朴、清新自然,阳光照射在何处都是最真实的写照。善良的人、善良的景,在这儿似乎一切都是善良的!
在这些善景之下,尼康D7000也非常应景的体现了其拍摄室外风景时非常细腻的成像优势,从这些实景照片不难看出,满是柔和、平滑的“尼康味道”……
在巴德冈小巷子的门店里碰上一帮四川人来店里买木制雕花椅。几个人围着营业员要这要那,砍价砍了半天,几乎把整个店都买走了。我站在店外面等,终于体会了一把中国人的购买力。
终于同伴在那家店买了两个木制品后,我们回了加都,然后打车直奔水葬场。
按很多民族的习俗,死亡是纯洁和神圣的,死者的家属非旦不愿意外人拍摄,连观看死者火葬的权力都没有。但是在加都,这项仪式不仅可以全程观看还能够拍摄。自09年6月之后,还加了收外国人500卢币门票的活动。一路上印度教徒光着脚走路,到葬场门口看到很多缺胳膊短腿,坐那要饭的人。当我看到收门票这件事后,决定不进去。站在门外等同伴的空隙,烧尸的气味飘进鼻子实在不好受。
正站着,一个当地的老太太过来对我说话还指指点点,我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警察哄走了。过后才知道是个神经病,走了很远还在对我叫唤,要揍我的样子。我看着那个老太太,闻着烧尸味,以及远处不段浮现过来的形态各异的残疾人,便觉得气场很怪,要吐。
收门票的看我站太久,便告诉我不用门票了,进去看看拍拍照马上出来。我一进门就看见一个黄布裹好的尸体放在岸边。前一个还没烧完,后者已经在等了。烈日之下,烧完的骨灰直接倒河里。两个当地的小孩在河里玩的高兴。大家一点没有避讳。我看这情景,闻着更浓的烟味,更觉得反胃。转身匆匆走了出门。
通过这次死亡观摩,印度教给我的好奇心更浓烈了。不管人们如何看平淡生老病死,死者与生者的气场还是不那么相同的。一个长期烧尸及水葬的地方,给生者的最微弱的冲击力也是反胃。
就不提那一股古怪阴森的感觉了。分享一下在这组烈日之下怎么拍摄好人物吧。一般在强烈日光下拍摄,人物脸上会出现浓郁的阴影,需要注意对象遮阳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侧光,以让对象棱廓分明;其实闪光灯是出色的补光工具,能拍摄出更加出色的柔和效果。在强光下是尽量避免逆光拍摄人物的,但是在外拍景谁都不会按你相像中的理想位置存在,不过面对逆光拍摄时填充闪光也很有用的。
而我这一组就是利用了D7000闪光灯优质的补偿功能,调节了闪光灯的输出强度,能对不同强光角度找到最好的闪光效果,拍摄出来的每一张光线,都是最自然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