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文中国张元崔健林天苗翁菱文化中国摇滚乐旅游卫视小义大道娱乐 |
分类: 娱乐圈—娱乐八卦影音评论 |
艺术这个如此抽象的名词是很多人都觉得神秘的,而艺术家更是大家觉得如此可望而不可及,甚至觉得他们会与“神经质”、“精神病”之类的有着某种联系,或者尊敬点的认为他们是天才、圣人。
我本人出于爱好比较关注艺术,去年春天看了旅游卫视一档名为《艺文中国》的栏目开始吸引我的是嘉宾崔健。看完后有两个感觉,一个是艺术家很伟大、很无私,为了艺术和理想如此执著,另一个感觉是艺术家很平凡,他们其实也是有血有肉,也在追梦,而且如此之清晰,甚至在他身上能找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崔健,中国摇滚乐之父,他的音乐陪伴了我很多年,也是我校园时期的终极偶像。他的音乐着实影响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中国摇滚乐。
《艺文中国》让我感到亲切,他的拍摄地均是在艺术家们工作的地方,这里是离艺术诞生最近的地方,能清楚感受到一个作品的出生气息,而且在这些地方不但有未来,也有过去,将作品再浏览一遍发现,这正是中国各类艺术的一个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进化图。
对林天苗的采访是在她和丈夫王功新自己设计建造的家兼工作室中进行,这个习惯用针和棉线这种日常经常会用到的东西来作为创作材料的艺术家,就是在这个有着家感觉的工作室中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她与丈夫王功新创作的装置作品《这里或那里》流露出现在社会中的疏离感,虽然对现实有点残酷,可是恰恰能让我们认识如今的生活,也感觉这种艺术品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在他们的家中,我们能感受到艺术的孕育是如此奇妙有趣。
林天苗,其实让我知道这个人很偶然,是有幸参加艺术与设计大奖开幕式时看到的那辆奥迪的雕塑,因为这辆车我才会慢慢的开始了解、认识这个人。
提到导演张元,相信大家不会忘记《妈妈》、《北京杂种》这两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电影,《妈妈》作为中国内地第一部独立制作的影片,就已经采用了故事与纪录片相结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在这个采访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妈妈》这部影片本身是如何诞生的,其实张元的作品比较喜欢于写实,去反映一些问题,关于母亲的话题太多太多了,而《妈妈》应该说是最早一部去通过社会的一些现象来反映出来,真实感更强,也更能打动观众的心,艺术家本应该就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张元就是在如此平凡中成就了艺术的魅力。
张元,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杂种,也是校园时期的事了,看这个片子其实只是因为里面的崔健、窦唯,向往他们的摇滚生活。
“艺术伯乐”策划人翁菱作为栏目主持,巧妙地挖掘出艺术家们最原始的思想,在思路上完全可以按照艺术的轨迹走,条理清晰,而不象一些主持人拿着稿子来走过场,一旦嘉宾思路跳跃或者跨度比较大,很难把思想再拉回来,甚至一片茫然。
对于《艺文中国》本身来说,可能还有一个连他们自己都没注意和想过的意义,这个访谈节目还可以给很多正在追求艺术,徘徊在艺术十字路口的人以信心,给他们指明方向,中国需要多的艺术家来创造更好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