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2010-07-20 16:24:04)
标签:

小义大道

我爱拍电影

陈可辛

张艺谋

冯小刚

高群书

黄百鸣

手机博客

娱乐

分类: 娱乐圈—娱乐八卦影音评论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昨晚闲着没事看了会湖南卫视的《我爱拍电影》节目,这是我第一次看这节目,正好赶上总决赛。很多熟悉的面孔:陈可辛、黄百鸣、徐小明、张婉婷、马伟豪、马家辉、高群书、宁财神、谷德昭……

这档对准有想法、有电影梦想的年轻新锐导演选拔节目,看完让我对导演们又多了一份膜拜之情。本人很爱看电影,但每次看电影都过重关注着那些情节、那些演员……,忽略了导演们的辛酸!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这位灵魂人物我怎么能这么簿待呢?惭愧啊!

回到节目上来,昨晚冠军周楠的创意与技术让我佩服,尤其是那部以“神奇侠侣”为题材的宣传片,就连陈导都崇拜他了,建议大家去看看他在这次比赛里的几个短片。确实是无可争议的冠军,无论是从拍电影的技术还是电影的思想都是高一等的。而作为韩轶,我也挺佩服,作为一个女导演,不同题材的片子风格都不一样,能温能火真够可以的,以“我们约会吧”题材的片子,看着画面中女主角脸上的紫色胎记幻化成一片叶子消失时,真是觉得太美太温柔了,而“神奇侠侣”那部快节奏的,又显得格外的霸气!奕甫,他每次的作品都是一贯台北文化气息浓郁,有些小文艺,有些小资,情节简单但感情细腻。我很喜欢他的作品,简单易懂符合观众口吻。

靠谱的评委,靠谱的选手以及靠谱的作品,这次不得不为这个节目喝彩了,或者说为那几位有才的新锐导演喝彩,期待周楠的第一部电影!

说到第一部电影,我又想晒晒华语影坛那些金牌导演们的第一次电影梦了!

 

大陆十大金牌导演:

谢晋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57 《女篮五号》

中国电影人中最值得敬佩的谢导,57年凭借《女篮五号》一举成名,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如果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张艺谋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7 《红高粱》

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一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青年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提名奖,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

 

胡玫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4 《女儿楼》

反映军队女性情感生活的探索性故事片《女儿楼》,此片1985年被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报评为全国十佳影片,被国际影评界评论为中国文革后第一部女性题材影片而受到关注。

 

冯小刚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94 《永失我爱》

与郑晓龙合作写的《大撒把》搬上银幕,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后,自己干起了导演,处女作《永失我爱》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

 

陈凯歌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4 《强行起飞》

陈导的电影处女作是《强行起飞》,但是真正成名是1984年拍的《黄土地》,以其突破性的电影语言,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中国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荣获第二十九届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兰特杯导演奖。

 

贾樟柯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95 《小山回家》

《小山回家》,这个片子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这部55分钟的作品,粗糙、模糊、控制力不足,但有一种敏感直接的气质,意味着真实。它不是一个成功的或成熟的作品,但它为贾樟柯提供了一个机会,开始他的《小武》。片子沉痛,温柔。他的思考方式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

 

田壮壮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78 《我们的角落》

田壮壮的影片与其他人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他摈弃了第五代不注重刻画人物的习惯,而将“人物”推到了影片创作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他的处女作《我们的角落》率先在文艺界引起轰动。田壮壮性格豪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种犷野性,而把儿女情长的柔情隐于心底。《

 

陆川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2001 《寻枪》

《寻枪》剧本获台湾2001年度优良剧本大奖

 

顾长卫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2005 《孔雀》

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同事《孔雀》也是惟一一部参赛那一届柏林电影节的内地影片,引起多方关注。

 

高希希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2000 《大沙暴》

高希希今年是火了,一部中国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三国》让他成为了几年的热点争议人物。他的电影处女做《大沙暴》获“金星奖”二等奖。“百合奖”一等奖。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视觉效果奖”。政府“华表奖”

 

港台十大金牌导演:

陈可辛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91 《双城故事》

陈可辛是最后一个进军内地的香港大导演,现在却成了第一个把工作室设在北京的人,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获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

 

李安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92 《推手》

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陈木胜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90 《追梦人》

对于一个非专业出身,不懂功夫,却成为华人顶尖动作枪占导演之一,真有他自己的过人之处。

 

吴宇森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73 《铁汉柔情》

   他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徐克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79 蝶变

   徐克导演的电影,包含一些哲学的、政治的思想,即使画面很昏暗,总是在某一个地方存在希望和光明。在现今香港电影界的幕前幕后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刘镇伟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7 《猛鬼差馆》

1987年与王家卫一同加入影之杰制作公司,执导处女作《猛鬼差馆》。《猛鬼差馆》是其电影人生涯的开始。其后他拍摄了一系列风格不同的商业影片,成为香港电影界的扛鼎人物之一。

 

尔冬升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6 《癫佬正传》

以精神病患的社会问题为题材,当时曾经引起争议,一度无法上映。但其中揭露的社会问题震撼人心其剧本及节奏掌握等电影技巧亦获得赞赏,入选1986年十大华语片,并获得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的提名,秦沛也因此片获得金像、金马双料男配角奖。本片在香港得到近千万的票房,为同类片之冠。

 

王家卫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8 《旺角卡门》(又名《热血男儿》)

凭借《旺角卡门》在香港影坛初露头角,在当时被誉为“具有非凡才华的”新一代导演。从此,他的每部影片都可以在香港电影的颁奖礼上出尽风头。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杜琪峰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1980 《碧水寒山夺命金》

1983年投入电影导演工作,为当时的凤凰公司拍摄了自己第一部电影《碧水寒山夺命金》,此片清新纪实的手法在当时的武侠片中也算独树一格。

 

高群书

二十大华语影坛金牌导演的第一次(图)

2006 《东京审判》

成名于《命案十三宗》,大火于《征服》。在追求叙述快感的同时始终未能忘却内心深处的人文追求。不相信绝对的善或恶,但是信仰人性的真实。2006年,他的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获得长春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sky84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