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行走40国黑剑小洲村旅游摄影 |
分类: 行走40国在【亚洲】 |
美丽安静的小村庄总是令都市小资神往,上海附近有周庄,广州附近有这样的地方吗?
今天,行走40国就带你去认识一下,哪里是广州最后的水乡村落。瞧瞧,行走40国和朋友们所处的这个青砖古屋,就在我要介绍的小洲村村口。
小桥、流水、春光。说实话,很多广州人都不知道小洲村的路怎么走。正因为它在广州这个大都市的隐秘位置,才让它得以保留完好的生态和久远的民居。
在木棉花盛开的春天的一个下午,行走40国开始寻找这个近在身边人不识的广州最美的水乡。我知道小洲村在广州东南部靠近番禺的大学城附近,但是在大学城我却寻找了一个多小时。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我在大学城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写着“小洲村”或者“瀛洲生态园”(它的另一个地名)的指路牌。
当我终于找到村口的这个石桥,看到的是烟雨迷蒙的景致。
桥下是静静的瀛水,它把岸边的树灌溉得郁郁葱葱。据说,桥下的水底泥里埋着几条龙舟,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习俗,到赛龙舟的时候,就会在仪式中把龙舟挖出来。
过了小桥,是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树,春天遮雨,夏天遮阳,它默默的守护着弯弯的村路。
小路的前方,我已经看到了像庙宇一样的老房子。
近看才发现,这不是庙宇,是当地大姓简氏的宗祠。
从简氏宗祠到民居的路旁有古老的碑刻。
这两年,小洲村突然变得名气大了,是因为有很多各地的艺术家来到这里租民居开艺术工作室。艺术家们看中的就是这里安静、原始的味道。
当然,艺术家进村,最受益的还是当地的村民,因为她们分分钟就可以把不住的简陋老屋租给艺术家们,让它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工作室。
瞧瞧!一条椅子宽的房间,也可以成为大师的展览馆。
收房租的村民最快乐的就是聚在简氏宗祠前叙旧。
刚刚认识的小简是简氏的后人,他很乐意为我带我游简氏宗祠。
门神执着地守卫着大门。
里面的庭院干干净净。
庭院两侧有很大的老房间。
阳光从黑色的木格窗透进来。
左右厢房也成了画展室。
只是今天下雨,又到了傍晚,没有什么人出入。
看看长廊的里面还有啥?
外面的世界。
传统的山墙彩绘。
手工很细致。
耳洞可以通向外面。
中间的祭台,像个大戏台。
小洲村人很热情,临走,小简专门跑回家拿了一箱当地产的木瓜送给行走40国,不收也要收下。
再见!小洲村。水穷山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来的时候找路很难,回去时行走40国才发现其实还有一条容易找的路就摆在村子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