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京798艺术工厂一争高下的上海1933老场坊,昨天只游览了一半,今天接着游,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上海人还不知道这个艺术之地的所在。
我躺在创意之手上,博友们知道为什么昨天的图片中我要遮住双眼吗?现在看清了,在上海这几天,我的右眼进了东西引起感染,红肿的厉害。尽管这样,我还是要来看艺术作品。
上海1933老场坊的正门。
一楼的地上,有一双魔手。
恐怖的立体效果,发生在平面的地上。
这些奇特的效果出自他的手。
烟幕电影。
谁说凳子只属于屁股?它也是属于眼睛的礼物。
刚刚离去。。。。。。
换个角度。
关于我的书。
我竟成了书中的人物。
我是书中的正面人物。
书中的故事在我身上发生。。。。。。
故事中的两个反面人物。
就算加上眼镜,你也未必能看得清。
别瞎想!没啥含义!
寂寞长廊。
用过的塑料杯放这里。
都是这个上海姑娘的创意。
把废物做成灯。
节约土地---躺椅下的鱼池。
憨豆了上海凑热闹。
对了,忘了讲老场坊的来历了。现在补上这一课:在老场坊的前面的路边,有一个大酒店,叫九龙宾馆。三年前,有一个老知识分子,登上宾馆楼顶,无意中向下望----
他看到了酒店后面的这个建筑,一问,原来这是1933年,外国人建的老厂房。他惊叹,这个废弃的工厂竟然被70多年前的老外建得这么有艺术气息。于是他提出了改建艺术坊的建议。
虹口区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我们有了眼福。这是中心圆顶的内部--会议堂。
进去感受一下。
圆顶的中心点。
圆心外的廊桥。
老场坊共有四层。
方与园之间的过渡。
这里可以透气和休息。
俯瞰一楼的作品。
走出五楼的天顶。
凭栏外望。
很有味道的老房子。
河水环绕。
经过改造的另一个工厂。
我的影子飞向对岸。
老工厂的储水箱还在。
天顶有壁炉和咖啡座。
过道。
空气中是否也有艺术味道。
屋檐上。
杂居。
同样的木架,不同的创意。
给鱼儿充氧。
映在木格上的读者。
回到入口处。
来到门口广场,发现又多了几个铁哥们儿。
1933老场坊---如此的美丽,只因曾经拥有寂寞的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