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面包” 文/Duly

(2013-05-15 13:03:35)
标签:

立品图书

生命泉

身心灵成长

工作坊

学员分享

分类: 学员课程分享


 我的“面包” <wbr>文/Duly

课程之后老师和工作人员合影

 

我的“面包” 

  文/Duly

 

 

 

从凌老师课上回来,有同学问我:最后分享的环节结束后,你上前请教,老师都跟你说了些什么呢?是否给了你一块特别的“面包”? 

 

我的回答是:是的,老师的确给了我一块不同的“面包”,为我配制的“面包”。

 

 

其实,我走近凌坤桢老师,是很费了一些周折的——对我这样一个权威崇拜者来说,对郑立峰(李明昱)老师的接受几乎是无条件的,对凌老师这样不刻意树立自己权威和威严、风格潜隐的导师,从一开始就抱有几分怀疑,这怀疑在凌老师亲自带领的体验沙龙那天进一步强化了:这是什么体系呢?有什么样闪闪发光的理论、醍醐灌顶的名言,可以让我划上道道、点上惊叹号、勾上彩笔、转述他人?

 

感谢昱南,当我为自己的疑虑向他求助时,他给了我最好的引导和帮助。我一直记得他的话:“我从凌老师那里学习到很多很多,如果你足够信赖我,就会足够信赖他。”

 

课程开始后,我的内心的质疑声再次响起。凌老师几乎不讲课,只是让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做练习,两人一组,三人一组,五人一组,六人一组,或者是全体一起。练习的内容听起来也都是稀松平常,没有令人瞠目结舌、全身激灵的点睛话语,但是,每个练习,每个环节都有同伴不同程度的爆发,老师再有选择地进行处理。处理时,没有原生家庭,没有昔年故事,当事人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之后,有目共睹地,整个人焕然一新,令人羡慕。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学员,他的爆发几乎吓到了我,但是,之后,我偶然抬头看到他身披红毯,端坐在自己的涅磐之地,脸上放着光,犹如一位稳坐江山的国王!——一位真正拥有自己身体的国王!

 

在一个老师称为“点菜管够”的练习,老师让大家最好找不熟悉的人搭档。我找的同伴之前彼此不认识(因为大多数同学都是一起参加过郑立峰老师课程或者是生命泉读书会的“老面孔”,很少同学是不认识的),我很期待我们的配合——练习的内容听起来很简单,就是体验者要求支持者以何种方式看着自己、靠近自己、接触自己。

 

我提出让我的同伴先来体验,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我和同伴站在白板旁边,只见我的同伴转过身去,一次一次地看这三条练习内容,每看一次,回过头来时都伴随着伤心的哭泣,许久许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助教阿宽走过来对她说;“或者,让你的支持者先来做?”我的同伴摇头,再次哭泣……同伴的反应震撼到我,我开始思考这些看似平常的练习背后深藏着的是精心的设计、无言的启发和慈悲的疼爱。当我慢慢地一步一步进入老师的练习中,不再用头脑来思考所做何为时,沉在海底最深处的情绪一点一点泛了起来——仅仅是最平凡不过的二人对视环节,我也能潸然泪下;全场自由走动,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位置时,也能触动童年最无助的记忆,说出心底对母亲的呼喊。终于,我开始领悟到凌老师的最大慈悲:对于一个正在激发和经历童年创伤的孩子来说,守护是最大的帮助,陪伴是最好的祝福。除此之外,闪光的话语、精密的理论都是多余。

 

再回过头来说我最后上前去跟老师说的话,其实是很孩子气的:“老师,我一直以为您只顾别的同学,没有顾我,直到最后一天我才知道,您一直在顾到我。”

老师说:是的。我一直都有注意你。从第一天,你说你中午给你母亲打电话,我就知道你有力量,你有能力自己进展,不需要我操心。

我说:老师,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您真的看到我了吗?

老师:当然,我一直都有关注你。第一天你……第二天,你……今天,……

 

这一刻,我等待的爆发出现了——原来,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期待母亲关注的孩子,这个孩子用最大的努力,变着花样引起老师/母亲的关注,希望自己“被看到”。老师从一开始就洞察这个孩子的需求,洞察这一切,但他什么也没有说,既没有走到我的面前明确点破,也没有出于同情满足这个孩子的要求,而是给予完全的信任:相信我在这个场内自己有能力进展、觉悟。因着老师的相信,我终于领悟到了这慈悲的“不言之教”,这是多么其如其分、如润物无声的治疗!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还有个秘密藏在我的心里,我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把它带回去,于是,我不再隐瞒,我直接告诉老师:我曾经的的怀疑,我从怀疑到信服的转变。

 

“老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对不起!”

 

这些话语未经头脑脱口而出,眼泪也随之滚落,傲慢无礼和自以为是从头脑里撤退了,听任身体的引导,我后退一步,向老师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如果不是头脑跳出来说“是不是会花费老师太多时间呢”,我想,这一低头躬身的时间还会更长。

 

等我直起身体,一种神奇的感觉产生了:经由一个低下头去的深深鞠躬,力量回到了我的身体里,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个哭泣的孩子,而是一个成熟平静的成年人,我说:“老师,我感觉到有力量了。”老师说:“好,很好。”

 

这就是我额外得到的“面包”——一个充满歉意的鞠躬,还有“好”和“很好”。

 

 

注:“好”和“很好”是凌坤桢老师在课堂上的口头禅:“咳嗽,很好。”“打嗝,很好。”“移动,很好。”对于所有的学员,对于学员身上经历和发生的一切,“好”和“很好”是最好的心灵之药,“好”和“很好”已经足够,不需更多。

 

 

 附:流动的圣洁——4月身体疗愈工作坊课程回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289490101i62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