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学习古诗词吟诵
【缘起】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经典诵读,有些学校也很重视学生背诵古诗这方面的教学,但现在人们朗诵古典诗词,多用普通话念读,也不讲古诗音律,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古诗词吟诵是中国古代帮助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通行办法。阳明先生的学生曾向他请教《诗经》的一章,阳明先生没讲话,只是吟诵了一道,问学生:“懂了吗?”学生回答:“懂了。”满意而归。
屠岸先生在小学三年级时,母亲就教他古文,读《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后来又教他《唐诗三百首》、《唐诗评注读本》。“我对诗的爱好,就从这时开始养成。她先是详解文章的内容,然后自己朗诵几遍,叫我跟着她诵读。她规定我读30遍,我就不能只读29遍。母亲教我用家乡常州的口音吟诵古诗。这个吟诵调是我母亲从我的大舅公那里学到的。从此,我读古典诗词必吟,不吟便不能读。如果环境不宜出声,就在心中默吟。平时母亲一面干活一面吟诗。有好些古诗名篇我能背诵,是听母亲吟诵而听熟了的。”屠岸说,他愿意按照母亲教的调子完成诵读若干遍的任务。“我好像是在唱山歌,对文章的内容则‘不求甚解’,只是觉得能够从朗诵中得到乐趣。”但长大后“反刍”这些诗文,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含义,成为终生的精神财富。在母亲的教诲下,屠岸先生从小掌握了古诗词的遣词造句方法和平仄格律,这为他以后从事旧体诗和新诗创作以及十四行诗的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人以为中国传统教育中缺乏艺术教育,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比如吟诵这种方式,既利用了汉语本身特有的音韵的特征又结合了歌唱的形式(吟诵)。无疑是使用音乐智能加深记忆和理解的好方法。相较而言,吟诵这种形式在大陆上已经不可多见,能够见到的只是一两部专人的著作和少数学者的专利而已。
考虑到目前正值中小学生暑期放假,共生书院特别邀请了年已八旬的屠岸先生给大家讲解古诗词吟诵的方法,欢迎对古诗词学习有兴趣的家长和孩子,以及关注幼儿教育的朋友报名参加。
【导师】
屠岸,本名蒋璧厚,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文艺评论家,曾被称为“中国十四行诗最严谨的楷模”。192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46年肄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科长,《剧本》月刊编辑,《戏剧报》常务编委、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及副总编辑、总编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编审,《当代》文学双月刊杂志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顾问;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当代诗坛》汉英双语诗学季刊主编。
【讲座时间】7月27日(周日)上午9:00-11:00
【讲座地址】朝阳区和平里十字路口东,西坝河南路新天第大厦A座20层2006室,13号城铁柳芳站东出站口对面。
【学费】免费参加
【报名电话】010-64465633
名额限定为30人,请速报名。未经报名者,不得入场,敬请谅解!
主办:共生书院
协办:生命花园健康成长中心
北京立品图书有限公司
背景资料:
常州吟诵简介
吟诵是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吟唱古典诗词文章的艺术,它横跨文学、音乐、语言三门学科。
吟诵在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其影响遍及神州各地、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界、以至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
首先以音乐为视角对吟诵艺术进行论述的,是常州人、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者、著名音乐家赵元任。他早在美国录下常州吟诗的音调,发表相关专论和《常州吟诗的乐调17例》,使常州吟诵闻名国内外。1956年,赵元任先生著文疾呼:“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古文的这个传统差不多都丢失了,这真是可惜的事。”“现在最迫切的事,是赶快收集、记录这些老传统艺术,因为它就要看不见了。”
常州吟诵的主要特点:
1、整体水平高:常州文化底蕴深厚,当代常州吟诵的代表性传人赵元任、周有光、屠岸等均为我国文化界“大家”级人物,钱璱之等传人也都出自儒学名门,其吟诵各有所宗。常州吟诵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整体水平之高为各地所难以企及。
2、常州方言的声调体系与中古汉语声调体系接近,常州吟诵较多、较好地保留着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的音韵美。
3、由于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与贡献,常州吟诵已得到一定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其保护与传承具有坚实的基础。
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早在上世纪初就被称为“绝学”。幸而常州吟诵至今还没有完全绝迹,抢救、保护,尚天假于时,地假于利,“常州吟诵”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只待人假于“和”。
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共生书院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417ab01009zjp.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