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生还是杀生?

(2014-12-26 09:33:33)
标签:

佛学

姚崇

婉如清扬

俄罗斯的老大普京喜欢搞搞放生活动,他的东北虎在我国抚远县“溜达”很久后,终于全部回去了。本来指望它好好地和野生动物相处,但它很不友好地对待我们中国的家畜。顾及到双边关系的友好,咱中国人热情招待,当时甚至有人表示要送牛群给它吃,网民是有点声音,但都挺慷慨的。这招最后没能用上,但也充分表明咱中国人的爱护动物的决心。它是动物,咱不和它计较。

说起放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上的赵简子就是这样子的大好人。他是春秋时晋国的权臣。百姓们有传统,每到正月初一就向他进献上抓到的好鸟,赵简子给了重赏,随即就把鸟给放了。有人就不明白了,人抓你放的,什么做派?赵简子说自己放生,是希望对鸟儿有恩德。但有人就再给他点醒了,你这个爱好被人知道了可不行,你喜欢放,他们就拼命抓,除了能得到赏之外,还可以讨好你。为了抓活的,得死多少?这样不是更大的罪过吗?你想让鸟活下去,不如直接禁止捕鸟,这样总比抓了放,放了抓要好。赵简子是个聪明人,他以后再也没这样了。

春秋乱象之后,放生的故事似乎少了很多。一晃就到了唐代,如果说赵简子被人抓住了弱点,再被人点醒才明白的话,那么姚崇就看得更透了。他有个亲戚,在大理寺当官。这个亲戚虽然有点小才,但是人品真的不咋地,姚崇也很不待见他,自然也就谈不上为他谋什么福利了。这个亲戚坚持不懈地钻研升官之道。打点门卫,收买内线,啥都做了,但收效甚微。有一天,终于姚大人生病了,他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他抓了几只活麻雀,然后当着姚崇的面一只只放出来,跟个神汉似的,念念有词,意思是这个放生行善,可以给他带来健康。这活做得太次了,傻子都明白这种拍马,姚崇本来就不待见他,这下子,更是连亲戚都做不成了。

大多数人的放生还是有一定的善心在的。比如五代钱塘有个寿先生,心好,本来是税务部的一个小官,每次看到卖鱼虾,都要买下来放生,结果到最后他倾家荡产,啥都没。这还不算,他还盗窃公款放生,判为死罪,幸好他多放生,被吴越王给发现并原谅了他,他出家做了和尚。因为放生,得了一条老命回来。

到了宋代,皇家和民间就都有放生的风气了。上至孝宗皇帝,把西湖边所有的鱼龟都买来放回水里,积德行善,下有百姓为行善而倾其所有的故事。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小人的钻营。宋代有一本书叫《东轩笔录》,里面写了一个升官而不得的小官巩申。他本是大理寺的人,很想跟当时名相王安石攀上关系,别人都有才的显才,有财的送财,连和尚道士都搞个功德文之类的东西,这个巩申啥都没,就用笼子装上几只鸟,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在王安石的生日,在相府中放飞,一边放一边念:“愿宰相大人活到一百二十岁。”王安石虽是拗相公,却也不是那种尖酸之人,否则就要质问他为什么只限定他活一百二十岁了,但这人真的是太蠢了,升官?自然是不会,至少不会马上。

放生善事,但正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故意去做,未必能收获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