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言两语55 慢性携带突发急性加重:幸或不幸?

(2015-11-29 11:21:41)
标签:

病情急性加重

转氨酶飙升

黄疸

肝衰竭

健康

分类: 三言两语

慢性携带病情急性加重,转氨酶飙升几十倍,可出现黄疸、甚至急性肝衰竭,对肝细胞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病情凶险。急诊住院经护肝降酶病情缓解后,病毒都有明显降低、E抗原可能转阴、少数甚至临床肝炎痊愈。

用户5606095673先生说:我25岁。 大三阳慢性携带,20146月份由于熬夜,通宵喝酒还有饮食不适,发病当时转氨酶1500U/L多,病毒4次方(未注明单位)。经过一个月的保肝降酶后,肝功正常。以后每隔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半年一次彩超,现在转氨酶正常,胆红素高一点,其余都正常。(2015-11-23)

博主说:可能原来是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病毒水平已较低,突然病情急性加重,转氨酶飙升到正常高值的30多倍。可能住院经吊瓶护肝降酶(未提到抗病毒治疗)1个月后恢复,定期复查近1年半,自诉胆红素高一点,其余都正常跟帖没有具体描述,应该是转氨酶正常、E抗原和病毒转阴,至少已是小三阳稳定的非活动性携带了

病情急性加重,可由于免疫激发、清除力骤然增强,大量破坏感染的肝细胞,病毒也同归于尽,肝脏虽然经受很大打击,病毒及其抗原几乎都会明显降低。病情较轻的患者,能保持免疫、少数甚至可能结束携带;多数经护肝降酶炎症缓解,肝细胞快速新生,大量扩充病毒复制的空间,如不及时抗病毒治疗,不久又可回到原先的携带状态。

走猫步的老鼠先生说:我爱人29岁。小三阳,肝功正常。结婚一年多未孕,在当地一家老中医诊所吃了中药调理5个月时怀孕。怀孕一个半月检查肝功正常。20149月怀孕四个月,出现尿黄、眼黄症状,在当地入院治疗,谷丙620、谷草1200U/L,总胆红素169μmol/ml HBV-DNA 7.20E+06(未注明单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口服替比夫定,并降酶保肝治疗。治疗一月患者自然流产。(2015-11-23)

博主说:怀孕并不增加肝脏负担,怀孕时肝炎发病病情大都与平常人相同。急性加重是偶然的不幸,但对胎儿会有很大的伤害。胎儿的一半遗传基因来自父亲,等于半个胎儿是异体移植。正常孕妇体内的免疫状态,趋向抑制对胎儿的排斥(即降低免疫清除性)肝炎趋向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期,病情急性加重时清除力骤然增强,对可引发流产。怀孕期间发生肝炎,必须尽快服用替诺福韦。

快乐男孩15先生说:32岁。2012年黄疸肝炎,护肝降酶后恢复。2014728肝病复发住院检查大三阳,病毒7次方(未注明单位),谷丙酶2007、谷草酶1609 U/L,总胆红素102μmol/ml,甲胎蛋白362ng/ml,凝血酶原时间20.7秒,血小板8/μl。肝扫描弹性值40.5 kPa。脾厚5.3  cm。诊断急性肝衰竭,输注护肝降酶药,口服恩替卡韦。

91出院检查转氨酶逐渐正常,总胆红素逐渐下降,至今23 μmol/ml,甲胎蛋白逐渐正常,至今3.2 ng/ml,凝血酶原时间也逐渐缩短,至今15.4秒,血小板最后回复到13.2/μl。最近复查肝弹性值10.6 kPa。仍大三阳,但病毒阴性。(2015-06-08)

博主说:慢性携带超强的免疫清除,病情急性加重,可进而出现黄疸(总胆红素>85μmol/ml),继续恶化可发生急性肝衰竭(如酗酒),多数由潜在的肝硬化、少数较轻的慢性肝炎、甚至慢性非活动性携带患者发生,可以有某种诱因、也可自发。由慢性肝病发生急性肝衰竭,简称慢加急,诊断标准是:转氨酶飙升总胆红素每日增高>17μmol/m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秒,病情十分凶险。

必须急症住院,紧急护肝、降酶治疗!及时正确的对症处理!同时抗病毒:恩替卡韦较安全;替诺福韦较快速,但须密切关注其肾毒性。

如能及时、准确抢救,一般能回复到发生肝衰竭前的病变原点;少数可能病毒及其抗原转阴。


请病友注意:在跟帖中发现:许多人对病情检查的项目、定期等很不规范,做的过多药效尚未显现,浪费了钱,却买来不必要的烦恼;而某些必要的项目却没有检查,影响对病情、疗效的判断。请看博文《评论三十 不同病情的检查常规》中的相关部分。

为扩大对乙肝的科普宣教,热情的友人已经开通和负责《骆抗先的微信》的运作。可通过《LKXNFYY》微信号搜素,如有提问请上新浪网《骆抗先的乙肝博客》欢迎患者阅读和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