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者免疫耐受就是免疫力差吗?
(2008-09-01 11:10:07)
标签:
健康乙型肝炎杂谈 |
分类: 乙型肝炎 |
几个月前,一位匿名‘小小’的小姐,她在跟贴中写道:我从03年检查出“大三阳”,病毒复制一直都是10的8次方范围,肝功能这几年都正常。我因为免疫力差,而致其它很多疾病的发生,也因为免疫力差,病毒水平很高而不能清除。你在文章中说免疫耐受性强,所以病毒水平很高也不会发生肝炎,与我的免疫力差有什么关系呢?可我因为免疫力差,那我要不要提高免疫能力呢?我免疫力差能生小孩吗?
我国有一亿多人是慢性乙肝携带者,一亿多人的事当然是大事,可惜管这件大事还很不够,以致当前有许多认识的误区:有延误恋爱结婚的,有不敢生儿育女的,有夫妻分食的,有错误抗病毒治疗的……。还有,劳动就业法规定不得歧视,用人单位就是拒不执行,也算是这些大人先生们的认识误区吧!
慢性乙肝携带是由于免疫耐受性而发生的,也是由于免疫耐受性而要携带数十年,许多人对慢性病毒携带的一些认识误区,与不清楚免疫耐受性有很大关系。
免疫耐受性是什么意思?
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是因为你的免疫系统过去接触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两对半”中的第一项),并且在当时产生了这种免疫耐受性,表现为:不能产生针对表面抗原的表面抗体(“两对半”中的第二项);也不能产生有清除乙肝病毒能力的T淋巴细胞。这样就只能容忍乙肝病毒长期在你的体内生存,你就成了慢性乙肝携带者。
没有这种T细胞来清除肝细胞里的乙肝病毒,当然不会损伤肝细胞,也就不引起肝炎,于是乙肝病毒与你就能长期“和平共处”了。这种“免疫不反应”,就是免疫耐受性。
免疫耐受性不同于‘小小’小姐说的免疫力差,她说的是免疫功能普遍的弱化,对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的抗原都反应性低下;而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只是对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没有免疫反应。
免疫耐受就是免疫力差吗?
不要把体弱多病与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混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别的病毒免疫力一点也不差。
体弱多病是一般意义的体质不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是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不反应,健康情况不一定差。跟帖的‘小小’小姐体质较弱,但这与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无关,当然也与慢性乙肝携带无关。任何成年人群(包括许多骠悍的大男人)中都有10%的慢性乙肝携带者。正因为是健康的,大多数携带者自己长期都不知道,有的携带几十年,到传染给子女时,才检查而知道自己也是携带者。
有免疫耐受性是好呢、还是坏?
免疫总是一把双刃刀,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
T细胞的免疫清除力能清除乙肝病毒,但它要损伤肝细胞才能清除肝细胞里面的乙肝病毒,清除病毒的过程转氨酶会升高。“大三阳”的携带者经过肝炎才到“小三阳”的肝硬化,大多数已经人到中年,免疫耐受性弱了,免疫清除力就强了,肝组织损伤很重,抗病毒治疗却比较容易成功。
慢性乙肝携带者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年人,免疫耐受性强,免疫清除力就弱,肝组织没有损伤,抗病毒治疗一般要困难一些。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是要保护你免受病毒的伤害,是在婴幼儿时期与乙肝病毒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保护力,是在低年龄时期保护健康的一种积极因素。
乙肝携带的特点是对病毒的免疫不反应,这样才形成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才使你“大三阳”持续几十年。
免疫耐受性有时不很稳定,慢性携带者之中有25%的人T细胞会被激活而进入免疫活动期,就有了免疫清除力,就会发生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比较完全的耐受性;轻重不等的慢性乙型肝炎有程度不同、不完全的耐受性。免疫耐受性削弱后就发生了慢性乙型肝炎,有了一定程度的免疫清除力、但不充分,平均病毒水平会比携带者低一些,但却有轻重不等的肝细胞损伤。
免疫耐受性是怎样产生的?
什么是免疫?最简单的解释:免疫就是排除异己。绝大多数情况乙肝病毒不会经由子宫进入胎盘,胎儿是不能接触到表面抗原的;在分娩时或婴幼儿期接触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因为免疫系统没有成熟,淋巴细胞接触病毒抗原,分不清是“自己”的成分还是“异己”的成分,错把表面抗原当成了自己身体中的抗原蛋白,不与其发生反应,而与其“和平相处”,这种免疫不反应衍发为免疫耐受性,并一直保持到成年。
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已经成熟,体内侵入了异己分子,马上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保护自己。当前许多成年人都有表面抗体,就是在无意中接触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后,不知不觉中产生的。
免疫耐受性会自己消失吗?
免疫耐受性是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一个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会逐渐成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性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低落的,大约每4、5年病毒水平就会降低1次方,大概经过二、三十年的“大三阳”携带就会变成“小三阳”的携带,再经过十几年就可能结束慢性携带状态,这是1.2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的生命旅程。
每4、5年清除病毒1次方,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肝细胞的损伤十分轻微,所以携带者只要不饮酒,不吃伤肝的药,就能长期保持健康。
【网友质疑】
【博主回复】
‘博客日常看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