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怎样?

(2007-03-06 09:19:00)
分类: 乙型肝炎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怎样?
    当前我国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主要应用护肝降酶药物,这类药物能降酶退黄、缓解炎症,对暂时控制肝炎的症状很有效。但消炎降酶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清除病毒才可能治好慢性肝炎。这类药物既无抗病毒作用,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终归只是辅助药物。
    感染性疾病需要抗病原特异性治疗,这本来是一条教课书中的“黄金”原则,但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似乎被许多医生淡忘了。
    在我国还有形形色色众多治疗肝炎的药物,虚假的广告总算被禁止了,而以不实宣传、未经验证、未经批准的药物还很有市场。
    我国有慢性乙型肝炎2千余万人,但迄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估计只有100万人,不到10%。
    慢性乙型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而且发生率较高,长期后果较严重。病变常在“无症状”中进展,很多病人耽误了治疗。


    核苷类药治疗有些什么问题?
    核苷类药已经上市的有贺普丁(拉米夫定)、贺维力(阿德福韦)和博路定(恩替卡韦),将要上市的还有OOO(替比夫定)。这类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很强,故能很快缓解肝脏炎症,多数病人在数月内肝功能试验就能正常。
    这类药物停药后极大多数病人将复发,停药复发在少数病人可能是灾难性的,贺维力停药后有病情急性加剧的更大风险,故一般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这类药的另一问题是长期用一种药物治疗会发生耐药变异,尤其是贺普丁,每年有20%的发生率,发生耐药后病毒水平和病情重度就会反弹,也可能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过去只有贺普丁一种核苷类药,又需要长期治疗,已经有数以万计的病人发生了贺普丁耐药,现在虽有3~4种核苷类药,但对贺普丁耐药的病人可能交叉耐药、至少会降低病毒对新药的敏感性,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现在担心的事情是病人不规范用药。因为这类药物很少不良反应,服用很方便、很安全,许多病人像用止痛片或胃病药一样,随意用用停停,血清转氨酶升高了就用,正常了就停。医药市场管理不严格,病人不需要处方就能在药店买到这类药,这样没有医生指导的不规范用药,常发生耐药或停药后病情加重,过去曾经有过不少教训。

    干扰素治疗有些什么问题?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大三阳”的转阴率较高,转换为“小三阳”停药后能持续抑制病毒复制,使炎症持续缓解,复发较少,抗病毒效果相当稳定,治疗有效的一部分病人数年内可能达到“小三阳”清除而痊愈。干扰素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防止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这一效果已为一些长期随访报告所肯定。
    然而,用干扰素有一些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的可变因素不少,处理这样的病人当然要费事得多。干扰素只能治好约半数病人,顾虑治不好病人有意见。
用干扰素治疗要有一些经验。如干扰素疗程中可能转氨酶升得更高,只要适当处理可能效果会比较好,但有人以为治疗无效而停药了;不少人在干扰素疗程中常规加用降酶药,抑制了炎症反应使干扰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形势是抗病毒药物应用过少,其中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更少,能用和敢用干扰素的主要是一些城市的大医院,能积极用干扰素、为病人争取较好治疗效果的只有一部分专科医生。


    需要改进哪些方面?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少,药物的费用太贵是一个原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可能会逐渐提高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比率。更重要的原因是病人(还有不少医生)对抗病毒治疗的认识不足。许多病人是在不合理治疗多年、化钱无数而病情加重后才要求抗病毒治疗的。
初治的病人用口服的核苷类药当然很方便,但必须预先告诉病人需要长期用药,随意停药会有风险,只有清楚这些情况、愿意接受的病人才能长期依从治疗。对年青病人应该首先用干扰素,能用干扰素治疗成功的肯定要比核苷类药好,用干扰素失败了可以改用核苷类药,先用核苷类药再要改用干扰素却不容易。
    当前未经规范验证的肝病药物过多,使大量资源分流。变相的肝病广告仍然不少,把肝炎病人有限的钱浪费了。
    有识之士应努力改变当前抗病毒药物应用严重不足的形势,从而改变当前肝硬化和肝癌多发的不良现状。


                                        骆抗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