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清代至民国年间的“枞阳文书”

标签:
枞阳文化 |
分类: 散文集《老枞阳》 |
2008年底,笔者在项铺镇一位友人处见到了一组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地契文书,总件数多达一百一十余件。这些民间文书大小格式不一,形式有卖田地契、卖坟地契、卖财产契以及民约、书信、田地分布草图等多种,时间跨度从清康熙二年(1663年)至民国二十三年,长达二百七十一年。像这样一次性集中发现如此数量之多、延续朝代之久、品相之完好、内容之全面的民间文书,在全国均属罕见。这就是类似“徽州文书”的枞阳民间文书资料,可以暂称为“枞阳文书”。徽州文书被誉为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极大影响。“枞阳文书”亦是了解封建社会后期枞阳乃至皖江地区农村社会实态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官契,盖有“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印”、“桐城县印”)
(手绘的田亩分布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