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有影话说北京 |
周日下午棉棉的舞蹈课调换时间了,于是我们商量着去她想了很久的后海“胡同游”。午后3点,我们顶着骄阳出发了,从郭沫若故居到恭王府花园。平时来旅游参观的人就很多,现在周末更是人山人海,我们夹杂在外地游客中,不断有商贩前来兜售纪念品,棉棉总是礼貌的说“不要”,可还是有人拿着商品追,真给北京人丢脸,可听口音又不是北京人,真搞不清了。
顺着柳荫街向北走,伴着柳条清风,还好不太热,路过大翔凤胡同人很多没有进去,那里面的小翔凤胡同好象是有个曹雪芹故居,红楼梦荣宁两府好象也是仿恭王府格局写的,龙头井那边没有过去。再向北是羊坊胡同了,人少从东明胡同穿出去便是后海北沿了,这里就是“九门小吃”了

月盛斋的牛羊肉
爆肚冯的爆肚儿、散丹、肚仁儿...
恩元居的炸豆腐
这几家全是清真的,另一处是大教人的吃食,有褡裢火烧、还有南城著名“小肠陈”,卤煮的味很地道。
吃罢再向东走便是宋庆龄故居,大门紧闭(已过参观时间),从前的醇亲王府,好象这条街全是这一个府邸的,东边还有个醇王府的马号,居说里面现在还有从前的马槽,再向前广化寺在维修中。不断有两人、三人同骑的单车从身边悠闲的驶过,棉棉看着眼馋了:“要是爸爸和咱们一起该多好呀!”“下次吧,一定要他陪我们同骑。”
这时棉棉抬眼望到水面,感慨“夕阳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游人们摸肩接踵,胡同里的房子鳞次栉比,游船水中荡漾。”这么多词怎么作文中就不会出现呢,连棉棉自己也说不清。
傍晚的银锭桥开始热闹起来,金色的阳光从水面映在白玉石上,煞是好看,烤肉季前已有人排队等坐位了,各家酒吧早已把沙发摆到外面,有的已把烛台点燃,棉棉从没见过“酒吧”,不断向各家里面张望,念叨它们的店牌名字,荷花市场巨型大风扇对着路人送出强劲清风,棉棉对这个大家伙感兴趣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扇,象个大车轮。”呵呵 这里已不适合棉棉观看了,结束了胡同行才看看女儿的脸,笑意始终挂在脸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