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教育孩子
(2012-08-13 00:15:40)
标签:
杂谈 |
【教育的目的】
教育大致有三方面目的。一、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二、社会与工作技能的培养。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开发。
传统教育都有前两项内容,只是进入现代社会,价值观纷繁多样,关于何为核心价值观难免多有争论。同样,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今天学到的社会与工作技能,明天就可能过时。因此第三项在今天突出出来,无论你被灌输了什么价值观,最后还是得在多元价值中去独立判断;你固然需要学习已有的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
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要培养批判性的思想的能力。
【教育的实现】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内容,主要是对话与自省。
对话更多来自古希腊,自省更多来自古代东方。
现代教育之弊,恰在于用一种权威式的独白教育代替了古典教育中的自由式的对话教育。
重拾“对话教育”最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对话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而非培养古代臣民。公民最基本的素质是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这些能力不是通过灌输形成的,而是通过对话形成的。
【教育的复杂性】
对话教育的基本条件,是人们以平等的条件参与。但在实际教育中,难免有教者与受者。教者并不总与受者平等。教者不可避免要传授给受者不少“现成的知识”,用既有的价值观影响受者。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如果我一开始什么都不接受,我就无可反思,无可批判”。
教育总有强制的一面,没有完全的自由教育。斯普林格说,“给孩子不学习的自由会限制孩子未来的自由和幸福”。
【教育的希望】
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教给孩子的是既有知识和价值。一方面这原本无可避免,更在于,孩子不只在你我这里受教育,他也在社会与生活中受教育。他会自然生长,生长过程中会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最终形成他自己的独立人格,形成他自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