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撕开的口子

(2008-12-16 18:42:32)
标签:

图森

村上春树

彼特拉克

文化

    李敬泽好像说过,小说家要像八面来风的狐狸(原话记不清了。老李03年那阵子每月在南方周末上臧否天下小说,大概是那时的话),大概是指小说家要比普通人敏感。
    2000年第一次去杭州时,看到当地一种大概叫做《现代快报》(或者叫《都市快报》?)的报纸,惊叹中国除了《南方周末》,原来还有这样的报纸。当天有篇文章这样讲到让·菲利普·图森的到来——他的作品,给我们混浊的生活撕开了一道口子。
    我以为,两者加起来,“当狐狸能撕开我们生活的口子了”,就是合格的小说家。
    突然聊起这个,是因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读到第21章了。读到这里,田边和中田。一少一老,两个同样固执地行走在社会主流价值边缘,一丝不苟又一本正经行使着“天赋人权”(天赋你我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人,终于合龙了。
    起初,小说的故事有些诡异,或者用时髦的学术术语“魔幻”。渐渐地,你会看到一切魔幻现实背后的指归,暗合人类的一切天问——世界是什么?你我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人的意义、追求?

    这段时间,包里面总是揣着一本彼特拉克的《秘密》装深沉。文艺复兴和村上的小资日本,相距500年了,然而思索的那些问题,其实没什么两样。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莎士比亚似的动不动就“啊!呀!喔!”,不流行已经N年了。当然,村上之淡淡的忧愁,也早是明日黄花了,如今流行的,是不思考却又扮思考。
    又跑题了,看我这酸劲,老是忍不住跳出来讥刺几句时事,那些傻X,理他(她)(它)们作甚。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这么活着,他同周围所有事物之间自然有意义产生。最关键的在于它是不是自然。这跟脑袋好不好使不是一码事,而在于你是不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简单得很。”
    村上以为简单的,偏偏大不简单。以我阅世30年的经验看,这世界聪明人多的是,愿意用自己眼睛看的人,却寥寥。

    确实寥寥。一个人一生里面,有几次睁开眼睛,抬头看看我们头顶的天空?有几次抽身于这幅无聊躯壳之外,想想我们不能重来的仅此一次的生活的世界?
    想起5年前,连岳在《南方周末》专栏上写道的:“资讯没有错,再多也没有错,错在放纵了匮乏的感觉,策略上错了。应该着眼在当下。有某物好,当下就要深知它的好,要停下来。我们有一百扇窗户,却没有卡夫卡的智慧与定力,所以只能在一百个方向中眩晕,然后,还觉得不够晕。”
    太阳底下无新事,但太阳底下,每一天,都是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