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讀 Bad Genius: 出貓特工隊 VS 模犯生

(2017-08-18 17:31:31)
罕有地,這次從電影翻譯名稱角度入手,剖析這部泰國電影 Bad Genius。

電影原名: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 英語大概翻譯成 wise cheat games
國際翻譯:Bad Genius
日本翻譯:バッド?ジーニアス Bad Genius
臺灣翻譯:模犯生
香港翻譯:出貓特工隊

導演:納塔吾·彭皮里亞
大綱:講述泰國中學生為求升學,追求錦綉前程,不惜考試作弊,奇謀妙計,引發各種後果。
評論:首先,看過片花,對此片有期望。不論主題,剪接配樂,都是‘認真在搞笑’,展現水平。同時,實在太久沒有出現獻給年輕人的寫實題材,很想懷緬一番,為心中年輕的自己打打氣。入場觀看,首先感受到節奏明快,屬於國際水平。節奏取決於運鏡,剪接和對白。對白精細,内容幽默生動,每場戯無論場景/氣氛/人物都經過思考鋪排,以最簡明的對話帶出故事發展,角色心路歷程和社會環境。這種精心鋪排,筆者在看主角和爸爸和校長的第一場戯已經感受到。如是者再過兩三場戯介紹人物,角色關係和心路發展,可以意會到電影本身極度受西方文化影響,不單是以上提到的節奏(運鏡+剪輯+對白),還有角色演繹,敘事手法,配樂,和最明顯的鏡頭運用。此片的鏡頭運用所表現出的構圖,有許多似曾相識的西方電影經典場面。畫面同時讓觀衆看見泰國視覺上的陳舊,如學校陳設,校服,家内外裝潢,店鋪裝潢,摩托車,垃圾堆,交織出一片陳舊環境,也襯托出故事中提到,視覺以外的制度腐敗。多看一會已經知道,這部電影不儘是給泰國本土人看,更是投放給國際關注。及後到網上搜尋,果然導演提到此片風格受不少七零年代電影和配樂影響。

以上提到的元素,幾乎都是西方電影影響下的呈現。導演和製作方的目的,明顯是為了構造共同語言,完全消除令外國人看不懂的本土文化情節。

對此,本人不存在批判,從此片的主題角度來看,考試作弊這玩意,古今中外都是共同語言,觀者容易代入。前半的奇謀妙計,作弊所帶來的各種後果,都輕快表現,令人會心微笑。演員看出都是十八二十左右的小朋友,很清新,沒有經驗,但都努力表現内心戲,值得嘉許。尤其是男女主角,非常用心。觀看時已不禁嘆息,香港完全找不到同樣顏值氣質用功的孩子。回說故事。後半起進入故事高潮,高階作弊,而代價也越來越深,進入深層次内心矛盾。而問題也出現了,現實中作弊的道德感召,真的如片中角色的百般煎熬嗎?對此存在懷疑。無論如何,電影終歸是電影。

比較值得贊賞的是故事清楚帶出幾個議題:考試成績好,等於出人頭地嗎?考試所帶來的煎熬,出貓作弊與否,值得嗎?低下階層的要突破上游,真的可以透過公考制度而扳平嗎?都是好議題,而且片中一一解答。難免少許矯扭做作,始終是道德層面的探討。整體而言,以一部以年輕人作招徠的電影來説,兩小時稍微過長,但過程絕對值得。說片名,港譯作《出貓特工隊》,是對片花的輕鬆幽默作出反射,猶如電影前半,無需深思熟慮。而台譯《模犯生》,雖然又是錯別字的把戲,但對故事内容扣入深切,帶矛盾反省,雖然深沉,少了港譯的調皮,然而這份深沉,正是故事後半的中心,個人覺得台譯更到位。英譯的《Bad Genius》,比較中性,壞天才,如何壞?Bad這個詞,弱了點。

對於那些看到這裏,還是引頸以待等評論說明到底推薦不推薦的,在此說句,推薦。這戯,五年後就是經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