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被“开除”的漫画

标签:
蓝莓博士水平球形趋势图 |
分类: 网海杂拾 |
冥王星被“开除”的漫画
博事候
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图为IAU大会代表投票表决(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供图)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决议,被称为行星(planet)的天体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
1.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
2.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的形状(近于球形)
3.该天体须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天文学是个很特殊的学科,它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修改的学科。这次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正是给广大公众认识到了这一点。宇宙空间无比广大,人类的认识现在还是非常渺小,随着未来的发展,天文学需要修改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说,天文学教科书时刻在改写,这就是人类的进步。
近日看到几幅反映这一更改的漫画,十分有趣,转帖过来: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决议,被称为行星(planet)的天体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
1.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
2.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的形状(近于球形)
3.该天体须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在当时的理解下,冥王星顺理成章成为了第九颗大行星。但随后的观测把冥王星的体积不断缩小,有人绘制了一幅趋势图来说明,到1980年,这颗行星就会消失不见了。
冥王星当然至今都没有消失,但它的体积在今天的认识中已经比太阳系中的七颗卫星都要小了,包括我们的月球。而且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冥王星实际上属于一个包含大量小天体的“柯伊伯带”。“人们在柯伊伯带附近发现了1000多个天体,其中2003UB313和冥王星是第一和第二大的两个天体。”
前一篇:盘点全球具有神秘起源的八大建筑
后一篇:极乐寺:在建的“小布达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