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童年时期农历二月二的民俗

(2011-02-28 13:20:03)
标签:

情感

农历二月二

春龙日

民俗节日

清明

端午

中秋

元霄节

重阳节

                            忆童年时期农历二月二的民俗

    童年时特别喜欢过节日,节日期间,感觉热闹,吃的比平时好。正月十五元霄节刚过,就盼望下一个节日,农历二月二。这个节日在城市里,好像无人过问,但在农村却很热闹,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现在还能清楚记得童年时家乡农历二月二的一些民俗。

    在这一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家家都在打囤子。从锅灶里取出灶灰,来到打谷场,用木杴头装上灶灰,以木杴柄为半径,划出一个一个大园圈,并在其中撒一些杂粮食,表示获得了丰收,到处都囤满了粮食。

    在这一天,还有一件民俗,就是接回出嫁的姑娘。二月二称为春龙日,谚语云: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待姑吃馒头。对于新出嫁的姑娘是一定要接回来的,对于已出嫁多年的老姑母,虽不是年年接回来,过几年总要接回来一次,基本上家家如此,形成一种风俗。

    在中午,有耕牛的人家,都要烧一锅粥给牛吃。流传着这样的口语:打一千,骂一万,二月二牛吃顿饭。表示对耕牛的爱护。晚上还有炒玉米花、香瓜子和点灯笼等习俗,总之是忙忙碌碌一天。

    当时觉得热闹好玩,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民俗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打囤子表示对丰收的期望,期望能获得好的收成,到处囤满了粮食。有了这样的信心,必然勤奋耕作。

    接回出嫁的姑娘,意义更大,这是增加亲情感的一种好方法。对于刚出嫁的姑娘,还是新娘子,过去在农村正月里,她们是特别辛苦的,又不能回娘家。这时接回家来休息几天,是非常需要的。这样就自然地增加了女儿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情。对于出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姑母,不论平时关系亲密还是疏远,这时都是加强亲情的好机会。亲戚是越走越亲。

    现在提倡“常回家看看”,增加儿女对父母的孝心,是必要的,但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就不一定妥当。孝心也是感情,是双方发自内心的感情,需要通过各方面力量逐渐培养起来。二月二接回出嫁的姑娘的民俗,就是培养亲情的一种方法。

    由此可以设想,增加传统民俗节日,提倡和恢复各地的民俗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所喜的是,国家已经把“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节日,较之以前,大有增加。但我们是文明古国,传统节日很多,可以再增加一些,如“元霄节”“重阳节”“二月二”等,不妨每个月都有一个法定节日,对于丰富人民生活,培养人民优良品质,发扬优良文化传统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国民的素质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中提高。

    农历二月二即将来临,我已五十多年未在家中过这个节日,过去的一些民俗有的还保留,但大部分已消失。写这篇博文,作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希望好的民俗能发扬光大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兔年说兔
后一篇:数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