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梦乌镇、去翔安(外一篇窗外)

(2007-01-25 18:24:43)
标签:

于燕青随笔

分类: 于燕青散文

          寻梦乌镇、去翔安(外一篇窗外)


 



“大人物”与“伟大 的人”在字面上只有些微之差,实际上却是天壤之别。

 

 

                茅盾故居

                      于燕青

 

   杏花、烟雨、下江南的季节,我来到了千年水乡古镇---乌镇。乌镇是我所崇拜的大文豪茅盾的故居。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跟大都市的人们相比,他们的生活要淳朴简单得多。文学巨匠茅盾无疑是小镇的一张金质名片。

   当我看到位于老街里那悬挂着林家铺子牌匾的门楼,我想我是来寻梦的。我小时候看过的茅盾小说改编的故事片《林家铺子》,那个时候是当做毒草来批判地看。那时候我七八岁,刚被父母从山东乡下老家接来军营,我不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林家铺子》里面的一个女演员也在另一部被批判的影片中出现,我就一头雾水,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我就问我母亲,说那个林家女孩怎么又是另一人家的女儿?我妈说,就是一个人么。我妈说的是演员,可是一个刚从乡下来的孩子哪里知道电影是演出来的,哪里知道银幕上的都是演员。我以为那都是真事,只是不知道真事怎么可以被放到银幕上,我没有问,怕人笑我。

话扯远了。还是说说茅盾的故居吧。茅盾的故居有两处,还有一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一位外国人说过的,那些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大商巨贾,大都已随风湮灭,淹没在历史的风尘里。没有一处为纪念他们而修建的建筑,只有创造了人类精神财富的文化巨匠才流芳百世。茅盾的故居只是年代久远的老式楼房、陈年旧屋,与如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现代住宅的精美装潢相比,无疑显得朴素了些。假如300里巍峨壮观的阿房宫没有被项羽的怒火烧毁,假如我此刻正站在琼楼玉宇的阿房宫前观瞻,那么我想到的将是劳动人民的伟大,绝与那个暴君无关。托尔斯泰的坟墓虽远离尘嚣,只是林间一处孤零零、简陋的长方形墓冢,但总有络绎不绝的、怀着敬意的人们前去瞻仰。茨威格称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那些帝王、商甲总是费尽心机、极尽奢华地为自己树碑立传,然而,历史的洪流总是无情,真正的碑坊是在人民的心里,大人物伟大的人在字面上只有些微之差,实际却是天壤之别。

 





寻梦乌镇、去翔安(外一篇窗外)

   

                               相约中国威尼斯乡村     .于燕青

    
当文学在金风银雨的商品大潮下退隐到几近休眠的状态,有幸参加《东南早报》“功夫早茶”的笔会,真一种特殊的幸福。刚到翔安区政府报道点我就懵了头。新落成的区政府气宇恢宏、富丽堂皇,这本该出现在现代大都市里的大片现代建筑群,被包围在乡村、田园、牧歌、绿潭、碧树、青禾之中,就有海市蜃楼般不真实的感觉,梦幻地与现实拉开了距离。不竟想这“翔安”就是飞翔的安琪儿吧。
     翔安人是有梦想的,而胆识是将梦想付诸现实的桥梁,具备梦想和胆识就是创造型的人才了。厦门洋江实业有限公司的总裁林圆发就是这样的人。我想这个受海风濡染、黝黑里透着豪气、精明的汉子一定得到过神启,就像摩西得到耶和华的神启,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直至那富庶的流蜜之地。他到韩国、日本考察后,以两度敢第一个吃螃蟹的胆略,创造了他的流蜜之地——250来户渔民加入的、年效益达1亿产值的2万平方海域养殖区和他的海市蜃楼——2 960平方海域的安全防护、绿色环保到位的“鳄鱼屿海上田园”休闲区。
    当我们的双脚坚实地踏在这个梦想与现实交融的“海上田园”时,已是吃晚饭的时候了,我们一行20多人围在竹排上,一边品尝着这天然海域养殖的金昌、黄鲷、石斑,芋头、鱼稀粥等馐珍海味,一边听洋江公司的夏琦伟经理的介绍。当海上渐渐升起明月,我们的卡拉OK舞会和广告语大奖赛也拉开了帷幕,歌声、笑声、月光、啤酒把笔友们的心拉近了。
    次日,我们乘坐游艇环绕养殖区和有着狐怪神话传说的、石崖翠冠的鳄鱼岛海域一周,心想在瘴厉未开的远古,这里一定有鳄鱼出没吧。天然、优质的蓝色海域里,一户户渔家麟次节比,炊烟缭绕、犬吠相闻,好一幅威尼斯乡村图画。据说到了2008年,海底通道竣工,翔安与厦门就成了零距离。那时的威尼斯乡村就更加美轮美奂了吧。


窗外那一片绿 / 于燕青

   喜爱自家小居更多的原因不是小居的车场、饭堂、菜市等配套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和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而是因了窗外那片浓浓的绿意:绿的山、绿的水、绿的树木、绿的菜畦,连偶尔吹来的凤也是青翠欲滴的。
  
 小居北临西街,原属城郊,凭窗而眺,近处是菜农们精心培育的一畦畦葱绿的菜地,一条青碧的小河在广袤的绿野中蜿蜒而去,远处是青黛色的圆山和暗绿色的九龙江长堤,连接圆山与菜地的是一片葱葱郁郁的果园,翠绿的桔子树、浅绿的香蕉树、墨绿的荔枝树在阳光下辉映成层次分明、深深浅浅的绿,好一幅浓淡相宜的绿色画卷。
   
 钱钟书在《人生的边缘》一文中写道:“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我的窗子可是四季常开的,因为南方小城四季如春,绿意盎然。春天,窗外的绿像温柔羞涩的少女;夏天,窗外的绿如热恋中的情人;秋天,窗外的绿是依依不舍即将分手的恋人;冬天,窗外的绿是等待中坚贞不渝的爱人。
   
 每每有远朋近友光临小舍,总在感叹居室过于狭小的同时,对窗外那恬人眼目的蓬勃绿意发出欣慰的赞叹。对友人的居室观我不敢苟同,记得陶渊明的《归来去辞》“中的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就是因窗而乐才忘乎于居室过小的苦恼吗?
   
 每每工作之余,闲暇之时,推开窗扉,那蓄满绿意的天光水色便会流泻而来,如饮甘露般畅快淋漓。使自己日日必须向城市进攻、索取、天天置于高楼大厦压抑下的身心得到解脱,那份倦慵、那份浮躁及胸中满郁的浊气得到荡涤,连思维也溶进了这深深浅浅的绿,连梦也披上了绿色的羽裳衣……
   
 让人忧虑的是这突飞猛进的市容扩建正步步包抄而来,城连乡、乡连城,城市边缘早已模糊不清了。果然应了我的忧虑,一日满载沙土的一辆辆卡车,往返而驰,先是那一大片菜地不见了,取而代之是高高的脚手架,呜呼,这小城几近绝唱的绿难道真的无地自容了?就这样一块块地被这日益繁华的城市蚕食了去?我不知道窗外那片绿能苟延残喘到及时,但我知道愈来愈寻求高质量生活的人们更加需要一个纯净的绿色家园。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该爱护与我们生命悠息相关的大自然,爱惜大自然中的每一片蓝天,每一泓碧水,每一片绿叶。
  
 窗外,那一片绿,那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底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