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笔记1

(2013-10-30 08:42:11)
标签:

读书笔记

境界

理想课堂

教育

分类: 枕风读书
  • 有效教学框架:

1、教材解读

2、教学目标

   A类  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B类  教学核心目标,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

   C类  附属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

3、预习作业

4、教学板块

5、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学习清单)

6、教学反思

1、2重点在于教什么,4在于怎么教,3、5在于怎么学,6是对整个过程的省察。

作用:我们需要一个既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又能帮助我们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针对的事每一堂课,而不是某一堂课,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公共课堂话语。

 

  • 教材解读

1、人文类学科中,教材往往不能等同于教学内容,二者一致性非常低。

2、文章选辑,附上一些简单的字面的理解,只能视为文章,而不可视为教材。

3、对教材的再度创造,起点是文本解读,终点是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4、语文学科含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两个部分。

   文本解读:尽可能整体而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从而显现文本的价值——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等,包含“进得去”的正确阅读和“出得来”的对文本的形式和主题进行分析两方面的内容。

   教材解读: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以及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要合宜、贴切。如果说一篇课文是一个语文“全息点”,而整个语文课程是一套线性系统的话,那么教学就是要在这套线性的系统中,为文本找到它合适的坐标,并通过对全息的文本进行有所侧重、有所忽略的处理,来实现课程的意图。

 

  •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新教育的三类目标,强调了目标的细分和独特性。

3、核心目标确定的因素

   学科标准的规定性

   文本中蕴含的最有价值的维度

   学生实际实现的可能性

4、各类目标可以从课后习题中来。

 

  • 定向预习,课堂不再从零开始

1、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预习作业要尽可能全面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课堂教学是对独立预习的效果的检测、修正与提升。

2、新教育预习设计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重点,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预习作业的设置应当围绕确定好的三类目标。

定向预习,定向的意思就是围绕教学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