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萧老师,您好,看到了您的答复我很意外,没想到这么快您就可以给我回复。孩子的改变源于假期时,因为考完试,暂时还没有作业,所以想约几个同学一起出去玩,是去泰山,是沟通出了问题,我担心安全,都是半大的孩子,没有成年人,我就没有同意,结果孩子就开始展现出对我们家长的不敬。期中有包括当着很多人的面,肆无忌惮的张嘴骂人,让他爸忍无可忍的当众揍了他,而且,孩子对他姑姑说,初中的几年,在学校的表现都是装出来的,因为我们就在学校,所以,现在他要释放他真正的自我。尽管孩子这样说,我依然觉得孩子还是好孩子,为此我也和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咨询过,说孩子这样,说明他对自己还是有认识的。过后,我也和孩子沟通,在开学之前,也希望他可以以一个崭新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军训10天吧,到最后的那一晚,孩子打电话回来,(这期间一个电话都没打过,学校不让带手机,共话卡给他买了,所以只有他找我,否则我们无法和他联系)说是军训结束了,同学们相约去教官的宿舍唱歌,他也跟着去了,大家玩的忘了熄灯时间了,结果班主任老师就逮住了这些个男同学,让他们说是谁带着大家违反的,不说就站着,儿子看着大家都这么站着都捞不着休息,就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我事后打听了他们班同学,说不是他说的,这个我是问的班长),为此,既然孩子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就得受到教育大家的警示效果的惩罚,老师让他在家反省一周,错过了,开学典礼。我作为家长也非常理解老师做法,我的孩子也的确是有些太张扬,这大概跟他爱打篮球有关吧,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性。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教育,让他知道在一个新的环境要适应并且遵守应有的规矩。一段时间,孩子还是挺安稳的,期中考完试后,孩子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作为家长我们有些焦急。家长会老师还是鼓励说孩子还是有潜力的,只要用功,一定会上来的。但是孩子每过两周回家一次,我们看到他总是玩得多,学的少,在情感上多少还是有些不高兴吧,这个孩子也感觉到了,所以在一次休大周的时候,我们家起了冲突,结果,孩子再回去学校后,在QQ的留言就是再也不想回家
了。为此我们作为家长也反省了自己,并且都感到确实做的有些不同人情了,毕竟在学校挺辛苦了,回家玩一下,放松一下,我们要求的有些高了,所以,在这次元旦的假期,我们就没有对他太苛刻的要求。但是在那次家庭冲突后,孩子在学校和一个同学发生的点摩擦,孩子自己说已经解决好了,跟同学已经成了朋友,具体是什么样的摩擦,孩子就是不说详细,我们作为家长也只能相信孩子的话,但是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反馈的信息是,孩子最近老是和一些练体育的学生在一起,都不是一个班的,一下课就凑一起,老师问他就说是来借书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好心,因为孩子毕竟还是有潜力的,如果总是和一些不学习的同学在一起,他学习的劲头就不会大,而且,年级主任也找班主任说过,你们班的体委如果老是和一些个男同学一起如果有违规的事情发生,一定就离着回家不远了。我现在就是不知道如何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让他愿意告诉我他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真的有时很无助。是需要学习了。希望您百忙之中指教一下,有点罗嗦了。
萧老师回复:
谢谢这位家长坦诚的回复,因为其中也有很多对家长自己不足的认识。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看完这个回复,我的心里踏实多了。诚如我们经常讲到的,孩子真的没有什么问题。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关于泰山之行,孩子们结伴去泰山旅游,家长因为担心安全问题,不让去。这已是家长的不妥。家长失误的关键是不能接受孩子长大和渴望独立的事实。对孩子不信任、不放心。即使是关心安全有道理,但也不能不与孩子沟通,粗暴阻止。这让很重视同伴友谊的孩子在同伴中很丢面子。孩子的情绪没有正当渠道发泄,所以才会以骂人的方式表达。而家长居然当着孩子同伴的面揍孩子,这样加剧矛盾冲突便势在必然。孩子在夏令营结束后去教官宿舍唱歌,耽误了回寝室的时间。这件事情孩子并没大错。恰好说明孩子与教官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问题出在班主任小题大作,非要激化矛盾。孩子为了让同伴们解脱,自己主动承担责任,这至少说明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就是说,还挺讲义气。家长应该从这件事上看到孩子的优点。不能因为你们与班主任是同事,为了照顾面子而去打压自己的孩子。这样压制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就算是要尊重老师的面子,批评一下自己的孩子,也只能就事论事批评孩子的纪律观念不够强,而不要跟着班主任夸大孩子的缺点。这是很多家长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孩子从学校回来后,有点放松自己,睡个懒觉,多看会儿电视,这是很正常的事,家长不能像周扒皮一样贪婪,生怕孩子休息。休息日是上帝定的。上帝工作了几天之后,也会累,也要休息。所以人类才会跟着休息。放假休息既是成年人的权利,更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家的孩子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期间,每周从学校回来后,我们给她的待遇就是让她能够睡到自然醒。所以家长以后不要做剥夺孩子休息的傻事。另外,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玩伴。你们家的孩子爱打篮球,经常和体育特长生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要限制和反对。你们也认为学体育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就是坏坏子吗?综上所述,我的直言就是,这个孩子没问题,是个很正常的孩子。问题恰好处在家长和老师身上。你们太功利,太急躁、太武断了。青春期的孩子变化很大,家长和老师对他们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训斥。不要动不动拿家长和老师的权威去压制孩子,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坏孩子”标签,心怀要宽厚一些,态度要宽容一些,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这位家长如果能够接受我的观点的话,希望你们能有所改变。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该给孩子认错时还要勇于认错。要重新考虑与孩子的沟通策略。不要让矛盾更加激化。没有什么比断送孩子的前途更大的损失了。我的这个回复也希望那位敬业的老师能够看到。老师的权威是要维护的,但是老师绝对不是永远正确,天生正确。老师更需要不断提升和过修正自己。作为同行,如果这位老师不同意我的观点,我愿意我们之间有讨论、有争论,甚至是辩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