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河之畔墨溢香

(2010-08-30 18:04:11)
标签:

杂谈

淮河之畔墨溢香

        张安

 

美丽的蚌埠,以古采珠地而被世人誉为珍珠城。滚滚东去的淮河之水,哺育了两岸勤劳的淮河儿女,积淀了厚重的淮河文化。蚌埠双墩出土的陶塑人头像,其底部符号已具有地域性文字雏形,这说明淮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无数文人骚客曾在这块土地驻足,留下许多珍贵墨迹。涂山崖刻有苏东坡的“圣泉”,荆山之上有郭沫若的“天下第七泉”等等。家住涂山脚下的孔繁宽先生,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书法家。

孔繁宽先生一九四二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一九六二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先生孩提时就爱舞文弄墨,在父亲的影响下,初临《国山封禅碑》(俗称《禅国山碑》篆书)、《司隶校尉楗为扬君石门颂》(俗称《石门颂》隶书)和《荡阴令张迁碑》(俗称《张迁碑》隶书)等。从中舒其指、练其腕、悟其性。青年时推荐《东方朔画像赞碑》(俗称《东方画赞碑》楷书)潜心探寻线条中的圆润方折及笔法的雍容厚重。中年后,先生楷、行、草、隶皆可挥墨自如矣。

他创作的隶书横幅《沁园春·雪》(4尺×2尺)布局严谨,章法新颖,但不失汉隶法帖遗风,颇具大家风范,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品。草书垂幅《念奴娇·赤壁怀古》(6尺×3尺)其线犹如钢条飞动,挑点就像跳跃的音符,铿锵有力,整幅作品疏密相济,刚健遒劲。楷书横幅《陋室铭》(4尺×2尺)先生一改传统楷书结字之常规,多采侧锋行笔,在横折间加入金农笔意,其作品飘逸灵动,生机盎然。

近年来,孔繁宽先生的作品被不少国内外朋友收藏,但他淡泊名利,大都是无偿奉送。先生为人平和,时至今日,每天仍坚持伏案临池。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孔先生的书法,必将为灿烂的淮河文化锦上添花。

(原载20041227日《蚌埠日报》《小南山》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