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经/公司太商公并购ipo上市收购buyoutmerger |
分类: 太商公创业经 |
太商公:中国人温饱了,现在正追求小康.公司刚解决了生存的问题,我们就想把公司做强做大,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太商公:实现公司成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营销,BPR,成本管理,管理等实现公司内部挖潜式增长.一种是通过上市兼并收购等迅速做强做大.
太商公:拿世界500来看,一类是以欧美跨国大公司为代表的发展模式。这些跨国大公司大多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发展起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是一种先发型企业。另一类是以70年代日本和80年代韩国的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发展模式。这些后发型企业选择了一条超常规发展道路,创建了综合商社型的跨国公司发展新模式。这些企业为在短期内崛起成为国际级的“航空母舰”,进行了大规模的外部扩张,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已等手段,迅速扩大经营规模,使企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太商公: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发展起来的。近代以来已经相继发生了5次企业兼并的浪潮,每次兼并浪潮都产生一些巨型公司。在近年来新的兼并浪潮中,就出现了诸如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合并而成的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BP公司和阿莫科公司合并而成的BP阿莫科公司、波音公司和麦道合并而成的波音公司、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而成的东京——三菱银行等“庞然大物”。这些公司通过兼并联合,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而且实现了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提高了效率和竞争力。这些500强企业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企业改革是个很好的启示,从中国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看,由于起点、基础相差悬殊,想靠企业自身积累来追赶国际级大企业的道路很难行得通,要想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只有走超常规的发展道路,借助于兼并、联合、重组等资产经营活动,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后来居上的历程。
再谈一下上市,中国的企业主,不管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有多大比例的人能说清楚上市是怎么一回事呢?对中国企业主所进行的上市的启蒙也不过是的几年的事,就是现在少部分精英的中国企业领路人又有几个能真正搞懂与资本运作相关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呢?阿里巴巴如果不上市,用几百年能够做到1000亿,又怎么造出5000个百万富翁?碧桂园一次上市,就生产出了中国首富,这是不是比拿地卖楼花更妙,更快的盈利模式.
太商公:外部激烈的竞争,资本,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使我们中国企业已没有机会与条件像世界很多大企业刚开始一样逐步的从小到大,中国的企业主必须迅速补上并购这一课.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中国的领导人很英明,以整个国家为后盾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所以各的专家请不要于苛求,从实质上说,中国没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太商公:胡董就是我们中国公司的董事长,温总就是我们中国公司的总经理,CEO.中国人确实是很联盟的,上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的话,本世纪必将是中国的世纪.
太商公:通过营销实现内增长,做强;通过兼并收购迅速做大,通过上市实现级数级增长.不过关键是并购的技术,还得有个好胃,就是吃石头也能消化下去.
后一篇:*教育机构营销战略报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