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浑战计-商战36计(摘)

(2007-05-08 10:28:15)
分类: 太商公营销经
 

第四篇 浑战计

 概述


  浑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6计。
  在此篇浑战计的6计中,其精髓就在于,在实际运用中,示人以而实则,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乱其心志,然后引诱其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现代的经营活动中,强手林立,经营者要想为自己扬名根声,没有高人一筹的措施和技巧是很难成功的。因为竞争双方的胜败大多不是取决于自己和对手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经商手段的高低,经营方式是否独特。本篇6计的蛊之、剥之、困之、乘其乱、利其弱等计谋,必使你的对手混沌蒙昧,将他们击败,使自己企业的名声、产品、经营活力无处不在。

19计 釜底抽薪

【古兵法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原文今译】

  如果不能克服敌人刚强的力量,就可以削弱敌人力量的来源,从履卦的原理出发,分离至刚至阳的乾的力量。

【赏析】

  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古今战争中,粮草为部队生存之根本,为部队战斗力的本源,因此,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与袁绍征战,正面交锋,曹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曹很聪明,烧了袁军的粮屯,断了袁军之根本与能源,因而大败了袁军。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
  在现代经商赚钱中,经营者不论实力强大的一方,还是实力微弱的一方,都可以使用此计,以削弱对手势力而使之不攻自破。

20计 浑水摸鱼

【古兵法原文】

  乘其阴乱,乘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日每人宴息。

【原文今译】

  乘混乱之际,利用小势力力量弱小和没有主导的局面,使他们归顺我方,就像已经走向黄昏要长息了。

【赏析】

  商界有人善搞炒蛋战术,以便从中浑水摸鱼。炒蛋战术的作法是,先是东鳞西爪地乱扯一通,把对方搅得思路混乱,精力疲倦,使一个条理简单的洽谈变成十分复杂。然后借对方精神不佳之机迫使拍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搅和的人所以能够取胜,关键在于困惑了对方,使他们对一些事情一时无法加以比较。
  对付搅和者的办法是,要有勇气说:我们不明白我们不了解。坚持事情必须逐项讨论。当搅和者诱你讨论时,你要迫使他回到你的思路上来,且要让他倾听你的理由。
  防御的要诀就是在你尚未充分了解之前,不要和他讨论任何问题。
  即使在正常的谈判中,我不明白也是有力的谈判策略之一。

21计 金蝉脱壳

【古兵法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原文今译】

  保持阵地原形,保留完整的既定阵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妄动,要在他困惑时转移主力。

【赏析】

  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时,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按语似乎很注重作为分身计的金蝉脱壳。与友军联合作战时,偷偷溜去,打败另一处的敌军以后,再回到原来的阵地。在走脱的时候,敌不敢动,友不生疑。这种招式,着实高明。
  作为逃跑手段的金蝉脱壳,在历史上与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毕再遇、孙坚、祖茂等人从敌军的控制或追击下逃脱都用的这一计谋。空城计中的典例中,公子元从郑国撤退时,为了防止追击,令营帐不拆,旗幡不动,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间溜出郑国领土,也是一出相当出色的金蝉脱壳戏。
  要从某种危险境地逃脱,又不被纠缠,不被追击,金蝉脱壳的确是妙计。脱逃时不会被发现,等被发觉时,敌对势力已经鞭长莫及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走有多种走法,金蝉脱壳为走计之上计。

22计 关门捉贼

【古兵法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原文今译】

  对付小股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果让他们走掉,便极不利于我方追击。

【赏析】

  关门捉贼,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种围困并歼灭敌人、特别是小股敌人的计谋。
  军队战斗力的大小,不一定决定于兵士人数的多少,而取决于兵士力量的发挥程度。小股的军队,如游击队之类的,如果能够得到山野天然屏障的掩护,能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且战且隐,便能够击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于自己的敌人。这正是:一人投命,足惧千夫。
  关门捉贼计的核心是不与这种山野游兵交战,不去追击这种散兵游勇。对待小股的敌人,就要围困他们,歼灭他们。如果不能围歼他们,便不予理睬,任其逃往山野,任其自生自灭,以免劳神费力。
  大部队如果受到围困,断了粮草给养及后援部队的通路,便无法发挥其战斗力,也就成了小敌。因此,关门捉贼计也是歼灭大部队的好办法。秦将白起长平围歼赵军40万,韩信围项羽于核下,黄巢痛击唐朝官军于长安城,等等,都是用的关门捉贼战术。
  关门捉贼,首先得布置好围困圈,并敞开门,让敌军进来,如果敌军不进门,则设法引诱他们进来。白起、韩信、黄巢等人都是先开门,诱敌深入,再关门痛击的。
  中国军事家中,有相当多的人成功地运用过关门捉贼计,而且开、关都非常适时,非常的自如。

23计 远交近攻

【古兵法原文】

  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原文今译】

  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攻取靠近的敌人就有利,越过近敌去攻取远敌就有害。火向上烧,水往下流,是我方与邻近者乖离的情形。

【赏析】

  远交近攻,最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是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时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范睢一计,灭六国,兴秦朝,足见这一计谋的神通。
  远交近攻,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比在外交和军事中,还要用得多。
  诛杀开国功臣,贬放权臣,罢免任职长久的将相,起用没有根基的新人,等等,便是常见的远交近攻。开国功臣与开国帝王并肩战斗,出生入死,关系可谓近密,但功臣大都威望很高,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帝王看来,很容易震主,也可能生变,除掉他们,可以增加帝王的安全系数。权臣,任职长久的将相,对帝王来说,都是肘腋部位的危险人物,只有除掉才能防止生变。而起用没有根基的新人,不可能构成对主上的威胁,所以是安全人物;其次,他们会感恩戴德,尽心尽力效忠帝王;再次,可以捞取诸多好名声;最后,还能拢络人心。
  社会生活中也充满自觉或不自觉的远交近攻现象。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等俗语,都曲折地反映出远交近攻的社会意识与爱好。
  远交近攻,主要是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其做法常常有些违背道义。

24计 假途伐虢

【古兵法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原文今译】

  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威胁它屈服时,我方应立即出兵援助,以借机扩展势力。

【赏析】

  在现代经商赚钱活动中,假途伐虢之计,是自己在遇到经济危机或其他不利于自己的因素时,想出策略和计谋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时机或者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如扶危济贫之举等,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及信任,从而深入其内部同他们拉好关系,获得长久发展,完成自己的真正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