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速其人其文
陈玉福
去年3月,我随意在博海中遨游时,注意到了鲁速的博客。因为“鲁速”这个名字很是特别,让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大文豪,能和鲁迅先生大名有点相似的鲁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刚刚进入鲁速的博客,就不想出来了。这里几乎是杂文的世界,随意浏览了几篇,就被吸引住了。我觉得他的杂文还是对得起“鲁速”这个名字的。文风老辣,文笔犀利,说理透彻,很是有些鲁迅的风格。当时,我大为惊讶,难道甘肃还有如此优秀的杂文家吗?此后,我一直关注鲁速的博客,鲁速也经常到“我家”来做客。时间一长,我们成了很好的博友,相互之间阅读点评。有一次,我在他博客中留言,“能见一面吗?”他爽快地答应了:“能和‘1号作家’见面,是我一生的荣幸”。
一个夏日的中午,天气炎热,我们相约在安宁区一家餐厅里晤面。他个头不高,头顶微谢,说话和我一样,喜欢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子。我们边吃饭,边谈文学。吃完饭,他抢先付账,生怕我抢了他的饭碗似的。这次见面,我对鲁速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他是一个诚实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随后,我邀请他担任大型纪实文学《1号交警》的副主编,协助我做些管理工作。这就有了我们能结伴而行到灾区去采访的经历。我们于7月10日至28日赴陇南地震灾区采访,他陪了我整整19天。
在陇南灾区采访的日子里,鲁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待人热情,豪爽大度,从不计较个人私利。7月13日,我们的车子在天水境内出现了故障。还没有等我联系上天水交警的朋友时,他已经把他的表弟叫来了。他表弟是个热心肠的人,见面二话不说就帮助修车……他做事不张扬,谦虚谨慎,性格耿直,心直口快。不高兴了,就拉着脸;高兴了,就喜笑颜开。没有什么城府,从不会算计别人。在我处境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里,他总是能挺身而出,力所能及的帮助我。
今天,鲁速拿来了将要付梓的半尺厚的《鲁速文集》,要我为其作序。我无法拒绝这样一个真诚的朋友,只好欣然答应了。这天晚上,我坐在书房里,翻开了鲁速的文集。文集收录了鲁速各个时期的随笔
36篇、杂文68 篇、评论
6篇,约20万字。我先读的是他的随笔部分,这些文章大都是论说文体,很似英人培根的文章。他写随笔的感觉很好,总是能从宏观处着手,细微处着墨,所以站得高,看得远。他善于归纳总结,辨证思维,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文人,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意象,有什么特质呢?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的。鲁速把它用精练的文字概括为10点20个字,一是爱书;二是善写;三是好色;四是嗜酒;五是志大;六是充实;七是名著;八是自傲;九是慵懒;十是穷酸。在文章的结尾,他道出了文人的社会责任。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文人都要坚守最低的道德防线。谨防心灵被腐蚀,灵魂被扭曲,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圆熟的技巧和精妙的文笔,写出时代感、现实感强的伟大作品,不愧文人称号。”象这样精辟地概括文人特质和其社会责任的杂文,是不多见的。高考,大多数知识分子都经历过,但高考有什么不同的环节,每一环节对学生和老师心理有什么影响,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说清楚的。鲁速在《说高考》中,把高考分为五个环节10个字,即盼考;统考;准考;会考;等考。他对高考有深层次的认识,他说:“我现在想,高考其实也不是就业的唯一渠道,也不是体现自己能力强弱的标志,社会上不是有很多学历不高而能力很强的成功人士吗?诚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这对于那些在高考中受到挫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鲁速的杂文不仅在甘肃,而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去年他获得了全省优秀杂文二等奖,这既是对他杂文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生的鞭策。他的杂文热情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始终洋溢着一种正气之歌。他善于用辩证法阐述事理、思考问题,所以他的杂文针砭时弊而不偏激,持论公允而不偏袒。写得十分端正,若非成熟的杂文家是很难做到这些的。更难能可贵的是鲁速杂文的敏锐性和前瞻性,这不仅有助于建立杂文的时效性,而且对构建杂文品质从而更好地产生教化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从本书看,他的杂文风格多样,或尖锐泼辣、或幽默诙谐、或讽刺含蓄、或沉郁委婉、或典雅纯正、或旁征博引、或鞭辟入里、或直抒胸臆、或气势磅礴。如他的杂文《给“剽客”泼些冷水》,标题就很新颖,文章对郭敬明等“剽客”的抄袭行为进行了有力的鞭挞,文笔甚为犀利。他说:“文学作品贵在创意,而抄袭扼杀创意。抄袭是一种懒惰行为,而懒惰是德行的坟墓。当思维停滞退化后,剩下只有抄袭了。创新使一个民族振兴,而抄袭使一个民族退化。”读这样深邃的文字,如果不说是鲁速的作品,我们还以为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呢。他在《给祖宗脸上抹黑》的杂文中沉痛指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说轻点是一种浮躁心理在作怪,有意无意玷污我们的祖先,说重点就是拿古代名人做靶子,无事生非,借以一鸣惊人,拔高自己。这不仅是道德的堕落,而且是对研究学风的败坏。”
鲁速的评论写得不多,这些评论大多是鲁速写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对如何写好杂文、诗歌具有一定的意义。他认为杂文应体现四个字,也就是“短、精、新、巧”。“短就是文章短小精悍,不拖泥带水;精就是文章内容充实,就象干燥剂,挤不出一点水分;新就是杂文要有新思想、新创造、新形式、新风格;巧就是杂文段落层次安排得井然有序,行文讲究技巧。”
当然,鲁速的杂文还有一定的瑕疵,诸如语言还不够精练,艺术技巧还有待提高等,但他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是我省很有潜力的杂文作家,但愿他在文学之路上越走越远,争取攀上文学大厦的高峰。
2009年3月3日于兰州雁滩深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