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MM的读城记:重庆<三>

(2007-04-11 16:34:18)
分类: 流浪的疾风---生活点滴

南京MM的读城记:重庆<三>

重庆的夜晚不是静悄悄的,许多事情都在热热闹闹的发生着,丝毫不寂寞。
天黑以后上街转一转,会发现山城更深层次的妩媚。
据epi说江北观音桥一带不久前还是城郊结合部,不过我就完全没看出来。
路边的高山榕幸好没用紫色的夜景灯美化,否则会被照耀得好似青面妖怪,给我留下一个
千年树妖的印象,这对它不公平。
街对面一家商厦的外墙上霓虹灯很漂亮,图案是一群超cute的卡通版高楼大厦,旁边有三
字:香港城。
广场上很多灯光,很多红色蓝色。晕眩,迷失,反复……斜望如织的人流,我有些不知所
措。
原来那里还真的有一座桥的,不过显然不是传说中的那座观音桥,是修着作为装饰的。桥
后面广告牌上有几字:真膳美大酒店。
在如此“后现代”的广场上亲眼见着了用背篓带孩子出来上街的人,不经意咀嚼到重庆悠
远的味道。
一般来说,有个熟悉典故的朋友带着去观光,会觉得看到的东西更有意思。
看到一个名为“打望”的浮雕,epi并没有给我解释“打望”这个词汇的意思,也许他认为
我应该知道的,那就太高估我了,其实当时我还真的不知道。
不过那个浮雕表达得很直白,随后的几天也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打望嘛,
其含义就是在街上眺望美女,隐隐约约还有一层单相思的意味。这个单向性一定要强调,
否则就是“送秋波”了。
扯远一点:后来在网上看见报纸摘录,说当地有一人因“打望”美女扭头过度而昏厥被送
医院。我晕!想来南京那个哥们骑车看个美女掉进沟里真的不算什么了。
嘉年华大厦的玻璃外墙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告牌,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似乎不是商品广告
,与真假没有联系。前方一个壮观的音乐喷泉在装点夜空,说装点 “夜空”并不夸张,一
定要亲眼见到才能体会。喷泉广场上,有的人在上面,有的人在下面,人来人往,慢慢旋
转,慢慢旋转,热辣辣、坦荡荡,像火锅般煮沸,他们幸福得有些癫狂。
因为是商圈,广场周围挤占着许多商场,显得异常逼仄,连地底下也被挖空做为商铺。

我并不喜欢地下商场这样的地方,我在那里面向来是方向感极差的。北城天街,不夜城,
灯光在光洁如玻璃的地面上肆意绘出诡丽的图案。抬起头仰望,看到一大片灿烂的色彩,
头有一点微微的眩晕。
四周柱子上的雕像让我想到图坦哈蒙法老的黄金面具以及纸草卷轴上画的埃及神庙。最不
可思议的是,地底下也能藏进一座外形如欧陆城堡般的歌剧院。
从地下钻出,好一段时间内我的眼前依旧是光影交替,极其同情在那里面接受24小时全光
照的小树。
广场尽头有一扇由榕树组成的大屏风,漂亮。不知那几棵如此有形的榕树是从何处“绑架
”而来。
观音桥总体印象:都市之夜,绚丽的霓虹灯,袒露的时刻,有钱人最放纵的时光……

漫步山城……

有江水作为参照物,在重庆不易迷路。一切都不会出意外,只是添一些插曲。
收起地图随意荡在重庆的街道上,未必要去名胜风景。仰望街边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看
看五彩缤纷的广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淡出淡入……所有的瞬间都是一种美丽。
逛累了,就找一辆公交车,坐上去,借公车的轮子穿过满是高楼的城区,看到喜欢的地方
就再下来逛。自由散漫,比什么都过瘾。
个人认为,如此这般在一个陌生城市的腹地绕路,可以消除陌生感。
相比依八卦图而建城的成都府,我们的重庆港算是自然演替的产物。从整个城市的格局来
看,几乎完全是地形因素在起作用,基本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以致后来几次路过重庆规
划展览馆都有进去看看的冲动,我在那个门口站了很久,最终还是微笑,离开。
我只是觉得这样与自己的身份不符,我是离人我也是过客,在此停留几天而已。至于重庆
未来××年是什么样子……统统与我无关,我也无需去了解。
规划展览馆门口接待的那个GG人极其好。我向他询问车站的方向,他竟然大踏两步出了门
一路把我送到车站上。最后我同样礼貌地向那位天使GG挥挥手,笑着说谢谢。

天黑以后,更能体会到弥漫在整个城里的闲适味道。
白天的人民广场上总有大量重庆一日游的旅行团,大礼堂前面是外地游客拍“到此一游”
照的好去处。
傍晚这里就大不一样,黄桷树下的长椅上坐满出来歇凉的市民,小孩子在一边做游戏:围
着树追逐打闹,还有的玩过家家。
其实每个人都玩过这两个游戏:一个是追逐打架,一个是过家家。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玩这两种游戏: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归属。
十米开外还有一支近千人的庞大跳舞队伍,在霓虹灯照耀下,场面之壮观有点像传说中的
“忠”字舞,只不过音乐不是《大海航行靠舵手》那种。
这么多人一起跳舞的场面在其它一些城市也能看到,叫广场舞或集体舞。不过在重庆,这
种舞有一个特殊的叫法“坝坝舞”,极富地方特色。上了坝坝,排成队队……亲切至极。

对面,三峡博物馆后有座高楼,顶上的霓虹灯牌子竟写着“人民小学”,我总觉得这不合
适。夜景首先应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一些我这样走马观花的游人。连
小学都要打出霓虹灯,如此打造城市夜景未免有些过分。
人民广场这一带似乎还是交通大中转站,我只在长椅上坐着欣赏了一会舞蹈,就被塞了三
张订打折机票的小广告。
晚间的大街上也很热闹,行人道上有各种小摊沿街摆开。针线,万能胶,草药,发夹……
朴素的物件,平实的价格,给人以赶场般的亲切。更多一些是卖小吃的:草莓西瓜,冰粉
冰糕,凉面凉虾,光是这些悠扬的吆喝声音就让人内心一片清凉。有些摊主就围坐在饮料
箱临时搭成的桌子上模起了麻将,摊前市民随意着装,闲闲散步,操着方言大声交谈,笑
得很欢。一种完完全全生活本质的味道,闲适、平和、自足,让人觉得放松。这种感觉在
商业区里是找不到的。
其实大多数时候重庆就是这样的,喧闹嚣张,俗气而温暖,很有生活味.
解放碑的钟声……

离开重庆前一天,穿过十字街口,只为再听一听听解放碑的钟声。
其时刚过下午四点,但因为重庆偏西,却是我从前见到的二三点钟的光景。
阳光不算热烈,淡淡的还有些暧昧。解放碑就在那么拥挤的步行街中心并不震撼地矗立着
,四周是山一样的高度和水一样的速度,界限很分明。
在周围俯拾皆是的意象当中,这座代表着阳刚与血性的城市图腾有一种经历的美。
本该平静消磨的一个小时,也不敢走得离它太远。对于我它是一个心理地标,如果看不见
顶端的东南西北,我会没有安全感。
旁边的楼房统统指向天空,高得令人眩晕,云彩也在旋转,天好象随时会被吸引下来。

时光在重百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泛着金属的光泽,什么都太快捷了。
对着人群看多了就发现:频频仰望楼厦顶冠的以及目光左顾右盼恍惚不定的往往都不是本
地人。
从大屏幕电视里我学会一个新词:CBD。 CBD =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其实无论哪个城市,这样的商业中心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不太会逛街。
总搞不明白。都是卖差不多的百货,为什么要开这么多商场呢?
重庆的新华书店里并没有我想要的诗集。
还有一座叫大都会的贵族迷宫,金钱的最终归宿。两边的自动扶梯上上下下,载着无限膨
胀的购物欲望。
那座叫“××时代”的百货商厦,每扇玻璃门左上角都印有一只飞着的金刚鹦鹉,很漂亮
。走进去,玻璃和石材刺眼的光线就让我遍地寻不着岭南的绿色。
一个美女JJ赶来递给我张香水广告,小小的纸片,很香很香,商标上几个花体字母构成一
个我从没见过的外文单词,在我理解可能就是“昂贵奢华”的意思吧。
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邹容路、沧白路、五一路、五四路、八一路……还能找到些打
着历史烙印的名字。街道转角处,六七家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周围拥挤得几乎疯狂,人群提
着一个个胀大的购物袋,如同过江之鲫。
当听者逐渐变得麻木,钟声却依旧:东方红,太阳升……平静到把时间掩埋。
曲终,人未散。我知道我又被一种感觉俘获。
那天,沦陷在解放碑的天坑地缝中,周围满是红的绿的眼睛,身后不远处一些烂漫抑或叵
测的笑脸将我孤立,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来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