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攻壳机动队》:令人昏昏欲睡的原因解析

(2017-05-06 17:58:33)

电影一思考,观众就会昏睡。

《攻壳机动队》就给人一种思考状,它的结果,必然是让人昏昏欲睡。

http://p1.pstatp.com/large/1b760005809ce99c6db7

当电影开始之时,我就意识到不好,感觉一种催眠剂被电影的画面释放出来。整个电影平淡无味,情节老套,画面阴沉,加之一些突兀出现的人物(女主的男友与母亲),毫无情感铺垫的情节交锋,都让整个电影空洞无物。

当然,你可能说这与它根据动漫原作改编有关,但本质上,还是电影的情节属性规定了它的乏味。

http://p3.pstatp.com/large/1b770005769540eb8b42

唯一让人大惊失色、精神一震的地方,就是突然爆发的枪声,刺破整个画面的宁静,导演似乎也深知整个电影提不起高潮,所以动辄来一段突然的爆响,来震走席卷而来的睡魔。

其中有一段爆响,我做了深刻的准备,那就是嘴角歪斜的北野武上了自己的座驾,我预感到,电影如此兴师动众地表现他坐上自己的轿车,应该会有一个大逆转,我估摸着,等着听响吧。果然,此念一出,电影里北野武的车身爆裂,杀手云集,而接下来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车子被打成漏斗、轮胎泄气之后,北野武竟然毫发无伤地从车内出来,竟然用手里的一块手提电脑大小的遮挡物,抵挡住了来自杀手的枪林弹雨,这杀手要有怎么样的瞄准标的天赋,才能不失手击中北野武的未被遮挡的部位呢?

http://p1.pstatp.com/large/1b7900013fdffef55457

北野武在影片的出现,给整个电影注入了好莱坞电影里相当缺乏的阴霾气息,杀手的打动动作,也不自觉地沾染上了北野武的阴冷残酷的电影风格,连打斗都效法了北野武电影的兴之所来的显摆式的杀戮招数,令整个电影里的枪火场面,只呈现出一种偏离现实与视觉爽感的怪味,而却无好莱坞电影里通行的热火朝天。

http://p1.pstatp.com/large/1b7500057d949cc0a3b2

《攻壳机动队》的原作出现于二十多年前,它创新式地思考了人类与机器之间匹合所带来的异化问题,可以说触及了人类智能的根本性核心所在。人类智能的困挠,在于灵与肉之间的断裂与隔断,所以科学幻想里有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都在设想着,如何实现人类的灵与机器的肉体之间的匹合与连接。《攻壳机动队》的设想是划时代的,它设想可以用人类的脑,也就是灵,与机器的体,实现无障碍匹配,从而在这一电影体系里,出现了一种特别的人类品种。

http://p3.pstatp.com/large/1af8000720b5907b73f1

也许二十多年前这样的设想,尚能给人一种新鲜感,而后来的《黑客帝国》又对这一范式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发挥与延展,灵与肉谁主沉浮,是这灵与肉关系的核心命题,而这一核心关系,在《黑》系列里被一次次地进行“假作真来真亦假”的转化后,最终已经在这一系列的第三部里已经无从知道影片里展现的影像是灵的虚拟的产物,还是肉体亲身的实境,这也导致了《黑客帝国》三部曲在走到最后一部时已经“真假难辨”,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变为对电影哪一段情境是真实存在的争论之中。《黑客帝国》实际上陷入了一个“灵与肉”的死结,这个死结扼杀了这部电影的创意。

而现在看来,当年启动了《黑客帝国》“死结之旅”的《攻壳机动队》再次在电影版里重新展演它当初确立的思想创意,便显得已经不合时宜,毫无新颖感了。

http://p9.pstatp.com/large/1b7800014d049cd1e6ed

在电影设定的未来里,人类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思想的互联。影片里的女主公素子能够进入网络,潜入到别人的思想中,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这已经跌入到意识与肉体谁决定谁的哲学母题,也让电影在这里陷入到一种真假莫辨的混沌之中。当电影演变出这样的主题的时候,就注定难以逃脱《黑客帝国》那般越走越玄最终无人问津的尴尬之境。

http://p3.pstatp.com/large/1b7700057738d189e9e5

在影片里,素子对真相的寻觅,完全是通过一种先验式的对精神也就是对灵的涉入来完成的,就像中国的旧有的探案小说,一旦在难以找到真正的疑凶的时候,就是通过仙人托梦来完成对真相的撷取,在《攻壳机动队》里,一旦将真相的揭示,转化为对别人的思想也就是灵魂真谛的窥视,那么,整个电影里便没有什么逻辑的推理链条,也用不着查案的探讨与解析,整个电影的情节便弱智到“意识决定肉体”的唯心主义的旧有套路中去,只要在别人思想网络里,发现了真相,便能一路追击,找出答案。

http://p3.pstatp.com/large/1b76000582070229c2e5

影片里的素子作为一个义体人,她得以通过这种先验式的近乎是神启的方式,找到了自己出身的真相。这注定使得电影里的情节演绎支离破碎,强词夺理,不给观众任何参与的机会。电影强行地推给观众什么,观众就必须接受什么。观众完全处于银幕前的被动状态。

http://p3.pstatp.com/large/1b7800014d3cc5cc73c3

这种设置,导致了电影毫无悬念,波澜不惊,电影提供的基本情节元素也老套无趣。

而《攻壳机动队》在人物设置上同样失去均衡。素子一边与同行巴特合力协作,共同寻查真相,看起来是电影里的一对完美搭档,但电影还突兀地交待素子的前生,就是她作为一个脱离家庭的流浪少女,曾经结识过一个男友久世,随着真相的揭开,他们作为不合正统社会的一种存在,被纳入了义体人的改造体系,他们被强行地抽取了他们的头脑,进行了身世的重新改造,而影片里素子经过一番“潜入别人意识里的追寻”,终于与自己改造前的战友久世走到了一起,这样,电影里素子与久世的重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电影能够展现情感塑造的地方,但电影在前面缺少对两人关系的应有铺垫,这样使得他们的重逢也就缺乏应有的撼动人心的力量,对比一下《爱乐之城》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淋漓地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在之前从相逢到相知的过程,这才使得最后的“相逢一笑泯恩爱”成为电影里的最大的情感杀伤力。而在《攻壳机动队》里,对素子的情感世界基本无所涉及,当她与久世再度相认的时候,电影便显得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在最后一场素子与久世共同对付机器蜘蛛时,两个人本应有的情感上的照应,在电影里几乎一无体现,缺乏内在的情感张力的电影,注定会让人物游离,也会使观众置身片外。

http://p3.pstatp.com/large/1b790001408407ae1f10

同样,影片里的素子的母亲处理,也让人莫名其妙。在这之前素子与母亲毫无交集,然后突然回到了老宅,见到了母亲,其实电影完全可以在之前的片段里,表现素子受冥冥的潜意识的记忆影响,回到老宅里,见到似曾相识的母亲,给素子与母亲更多的接触机会,而这种接触,能够给予电影更多的情感展演空间,但电影突兀地出现了素子回归家庭的情节,轻描淡写,蜻蜓点水,让本该给电影加注的情感润滑剂,剔除得一干二净,使得电影的情感质量进一步弱化与缩水。

http://p9.pstatp.com/large/1b790001409a38dfe833

在电影的特效上,也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影片里较为亮眼的是未来城市的俯瞰航拍镜头,但这样的未来创意,早已经在《少数派报告》等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地使用过,而本片中的镜头,给人一种相当虚假的动漫的感觉,缺少真实情境下的城市实感。影片里唯一给人一点惊艳的就是学舌北野武导演的枪战场面,而这种场面,只是呈现出一种抽离出电影本身的怪异与荒诞,让电影滑入到日本黑帮片的阴郁风格。

http://p3.pstatp.com/large/1b76000581b6a5950fe0

至于斯嘉丽,当年在《马语者》中的那个天真未泯的小女孩,在艺术电影里曾经很成功地走过一段路之后,日益在流行性的商业电影里成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也使她丧失了最初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女性风范,在本片中,她的过于熟稔的表演的风格,因为全程地展现,而给人一种熟视无睹的乏味感。也许女性演员能够在一部电影得到足够的遮遮掩掩的机会,才会给人物形象的丰润性打开无限的空间,斯嘉丽过分冗长的对镜头的占有,已经让她身上毫无秘境可言,人物塑造只能给人一种空旷无味之感。应该说,斯嘉丽也是电影里的一个催人昏睡的老牌乏味元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