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杨柳丝丝弄碧”点评,及我对“震前做爱”之理

(2010-07-29 19:43:16)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娱乐

那天看完,随手涂鸦,连错字都没有改,呵呵,我还是喜欢病句连天、错字连天的原生态文字。

 

感谢杨柳老师作了点评。我转至此处,以供学习借鉴。

 

并对第一点“震前做爱”谈谈自己的看法。

 

电影里,我觉得陈道明很可爱,也很帅气,没有想到那种旧军装穿在身上,竟然如此帅气精神。

 

他是我少见的一个中国好父亲的形象。

 

 

 

杨柳丝丝弄碧2010-07-28 16:54:23 [举报]


红警的话振聋发聩啊!
“恶心”,说不上吧,只是不太合理罢了。
1.地震前的车震。估计是想表达他们的生活多么生气勃勃的,多么美好。与震后形成鲜明对比。
2.抢冰棍。估计是想表达姐弟俩的同心同德,再者,追跑过程所拍摄的运动镜头,一加强了节奏,快速推进剧情,开场入戏很快;二快速地展示了旧日唐山的风情、市容市貌。
母亲的选择,和苏菲的选择很相似,背景虽有不同,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但母亲的选择,让女儿送命所带来的内疚感是一致的。《唐山大地震》从而变成了一个家庭伦理剧,而《苏菲的选择》带来更多人性和生命的思考。至于该不该设置这样的选择,我想这样极端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少,但选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不怀疑母亲的选择这样的情节设置,倒是女儿怎么又活过来了,没有交待清楚,刚刚母亲还在抱着女儿的尸体痛哭呢,怎么粗心到没注意女儿微弱的呼吸呢。也许忙乱中,心力交瘁,没注意到那么多吧。

杨柳丝丝弄碧2010-07-28 17:26:45 [举报]


4.原小说写有继父对登的性骚扰,电影进行了改编,但留有痕迹。我觉得养母的抱怨和妒意不是没有缘由,那个毕竟是养女,她又是一个神经质的女人。养父母的吵架让登很难过,让她明白了她在家中的尴尬位置,这也伏笔了她为什么要离家上大学,又不回家看望养父母的一个原因吧。
母亲的苦行僧生活,是一个女性的个体的选择,是她个性的执拗、偏执所致,我们不必给她戴上封建道德之类的帽子。至于影片的价值观是不是在讴歌,其实冯小刚才懒得管那么多呢。只是如果“花红柳绿”,那也不是走的悲情戏路线了。玩味苦难,甚过道德礼赞。
6。王登是个有心理创伤的孩子,她一直都没有走出地震母亲抛弃她的阴影,她的性格很孤僻,和养父母也难以沟通。王登两年不回家,确实不近情理,不懂感恩,她会为自己的言行愧疚的。
7。王登成了问题少女,未婚先孕,但她固执地要生下孩子。我们都可以像红警说的那样劝她人流,但她还是会生下那个孩子的。她对生命有自己的看法,然后,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了这个孩子,她吃了不少苦。
8。陆毅演的那个家伙当然该揍!哈哈,陈道明打得好!
9。嫁给大16岁的老外,王登的恋父情结的体现吧。可怜的养父,为了女儿付出那么多心血,养女离家后竟然杳无音讯,几年后养女带着小孩回家,他还是以父亲的爱欣然接纳了女儿,自己孤独晚年。影片中养父宽厚的爱,令人感动。
10。最后母亲的一跪,不是没有可能啊。那也是影片最煽情的桥段。
啊,我竟然写了这么多。太罗嗦了。
最后,弱弱地问一句,红警哭了吗?
 
 
 


《唐山大地震》里的“震前做爱”正常吗?

 

 

我在“《唐山大地震》十大恶心”一贴里,说第一恶心是“震前做爱”。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不“恶心”,而且认为是表现了影片里的父亲与母亲的恩爱。

 

实际上,用做爱来表现“生命力”在中国电影有着悠久的传统。

 

《唐山大地震》里提到了张艺谋的《红高粱》,电影在表现这一段的时候,描写方登说“不敢兴趣”,没有陪同父母去看电影。

 

为什么方登不想看这个电影?其实不恰恰是这个电影里张扬了一种“野合”的思想吗?

 

虽然方登没有看这个电影,但冯小刚是看了,并且深入骨髓,所以在《唐山大地震》里,他也要在地震前表现了一个“野合”——野外之交合。

 

有人说这个场面表现了父母的做爱,但我依然认为这组镜头,令人恶心。

 

为什么?

 

我们来看看电影中的大强与妻子谈到儿女之事,突然之间兴动起来,一点预兆都没有。

 

而且在地震前突然亢奋起来,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地震前的磁场作用于人导致的一种内分泌失调。

 

我只想说一句,这种做爱卫生吗?

 

浑身臭汗,特别是做爱的关键部位,想一想,在那种情况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做爱之前至少进行必要的清洗,这是现代人做爱的最起码的条件,但影片中的父亲迫不及待地就把母亲推到后车厢里,“干这事了”。

 

从这个细节里,父亲有没有一点关爱女人的意思?他只照顾到自己的情欲的无法自控,就给女人一种不洁的接触。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有一种性禁忌。性交虽然必要,但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总是把它与圣洁的东西相回避的。

 

在很多的文艺作品里,我们都看到,年幼的孩子见到父母在床上“干那事”,从而对父母产生了条件反射的厌恶。为什么?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做爱,就是一种恶心的事。

 

现在《唐山大地震》却津津乐道于震前做爱之事,并美其名曰父母之前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现在给人的感觉恰恰相反,父亲并没有从生理卫生上给予母亲以一种尊敬,更违反了中国人做爱对时间与空间的注重。

 

所以,我依然认为,冯小刚凭着他的受“红高梁”的错误的生命力的影响,认为在这里表演一段性爱,可以增进对人物的刻划,但现在造成的后果是,是“车震”导致了“地震”,使电影滑入到一种搞笑、滑稽的恶俗之中。

 

地震前的宁静,可能才是触动人心的地方。相比之下,《蓝光闪过之后》以大段的篇幅表现恋人在暗夜之间的恋恋不舍,就比本片里的做爱要崇高圣洁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