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王子时之刃》:伊拉克战争打造的后悔情结

标签:
波斯王子时之刃娱乐 |
《波斯王子时之刃》:伊拉克战争打造的后悔情结
《波斯王子时之刃》改编自一款游戏,虽然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继承了游戏中的模式,放置在西亚地区,但是,像好莱坞通常的电影类型一样,它显然不会在这样的一部影片中,真心打造一种真正的符合地域特征的文化寓言。可以这么说,好莱坞电影是习惯于与时俱进的,即使它在打造远离现实的历史片或者科幻片时,都有现实的指认意义。这从过去好莱坞电影每有历史片出笼,总是引起所在地域国家的强烈反弹就可以看出,好莱坞亘古不变的“含沙射影”的影射冲动,总是不着痕迹但又有迹可寻地烙印在它所拍摄的影片中。
《波斯王子时之刃》里设置了一个强大的波斯帝国,主导着那片地域的生死存亡,这个帝国的思维方式与精神空间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与电影的拍摄国度相似的肌理。因为庞大,它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心怀不测,所以,它可以轻易地对弱小的邻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在影片中,沙漠里的圣城阿拉木图成为波斯帝国铁蹄践踏的一个牺牲品,而之所以波斯帝国拿这个与世无争的小国大开杀戒,则有着一个我们相当耳熟能详的借口——阿拉木图为波斯的敌人私造武器。
攻下阿拉木图后,波斯征服者们迫不及待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城市里寻找制造武器的证明——一如美国军队在攻下伊拉克后所干的事情。
实际上,原先安宁的圣城里潜伏着一个令地球危在旦夕的定时炸弹。在影片的魔幻理论体系下,我们知道,圣城里有“两宝,一个是“时之匕首”,另一个是巨硕的“时间沙漏”,当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却可以招致天神当年的魔咒复现,导致人类世界的灾难。
这个隐寓,我们同样可以在伊拉克战争中找到相应的喻体。当美国军队雄心勃勃地开进伊拉克的时候,也意味着美国人开启了一个恶梦般纠缠着自己的抵抗力量的反弹。今年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拆弹部队》并非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经典之作,但能最终登上最佳影片的宝座,恰恰是这部电影寄寓了美国民众对来自于伊拉克爆炸震波的恐惧,所以迫切希望在电影银幕上出现一个超人般的无所畏惧的当代英雄。《波斯王子时之刃》里,“时之刃”可以令时光倒退,这是令人诱惑的所在,但是,“时之刃”更融注着一个神话里才有的摧毁世界的魔力。波斯王子达斯坦意外地在攻城过程中得到了这把具有超异功能的“时之刃”,可以轻而易举地让时间回流,从而可以让世界的进程随心所欲地听从自己的安排,而这正是一个统治世界者最期盼得到的宝物。
但是,影片接着借阿拉木图公主之口告诉我们,这把“时之刃”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可以让时光倒流,但这把剑刃的历史里,藏着一段天神对人的宽容,正是在这个宽容的前提下,才可以实现时光倒流的奇境,但是一旦开启这种神力,天神就会重新兑现对人类世界的毁灭。于是,《波斯王子时之刃》的主题立刻转化到不再对宝物神力的攫取,而是为了保护世界的安宁,想方设法阻止“时之刃”神力的爆发。
“时之刃”里实际藏着一个可以毁灭世界的大秘密,迷醉于它的神力,最终只会遭受劫难。于是,经过一番搏斗,波斯王子借助于“时之刃”的力量,让时间回到了攻克阿拉木图之前的时光,揭露了王叔害死国王、夺取“时之刃”的阴谋,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圣城”攻下来后带来的一连串的后遗症。——比照这样的后悔逻辑,美国人在深陷伊拉克的泥沼之后,如果给他们一把“时之刃”去重新考虑是否攻入“围城”的话,或许《波斯王子时之刃》里的最终选择,倒不妨代表了美国人现在的集体意识。
因此,纵观《波斯王子时之刃》的主题,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对战争后悔药的隐性祈祷。常言道:世上没有后悔药。但电影的主要用途是造梦的,这也是电影里无数的“时光倒流”题材愈演愈烈、前赴后继的原因。自从发明了一个在科幻、魔幻、玄幻体系里屡试不爽的“时间倒流”机制后,人类的后悔药终于可以大言不惭地吃得忒香。《波斯王子时之刃》中,对“时间倒流”器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前半部分,渲染了“时光倒流”的无以复加的神力,但到后半部分,“时光倒流”的可怕并不在于它被坏人利用(影片里的王叔),而在于“时之刃”后面蕴含的天神的一段掌故,这才是“时之刃”的真正的恐怖的力量。电影在这样设置的时候,可谓是患得患失的,一方面电影必须借助于“时光倒流”来完成它的故事,但另一方面,电影也深知“时光倒流”的滥用,会让电影失去控制,比如,影片里波斯王子恰到好处地采取了自杀手段,然后动用“时之刃”,向继任国王表白了自己的清白,而达斯坦更在最后的时刻,让时光倒流到攻城之前,揭露了王叔的阴谋,这都是正方力量对“时之刃”的理性运用,但电影却始终不敢去表现王叔为代表的邪恶力量,在夺得“时之刃”之后,随心所欲地操纵时间回流,影片在这里,让正邪双方的交战动机,始终局限在“夺刃”与“反夺刃”上,而绝没有放在操纵“时间倒流”与反“时间倒流”上,影片中的王叔为邪恶的代表,他竭尽力量只是想“夺宝”,而却没有“用宝”,因为电影不敢在这里放任自流,如果任意地给予片中的王叔以操纵时间的机会与空间的话,那么整个电影的理性的完整的故事框架,便会彻底地瓦解而招致崩溃。所以,“时光倒流”这种概念虽然很有意思,是好莱坞电影里乐此不疲使用的一种情节配件,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时光倒流”的副作用可以说是比原子弹还要威力十倍。在《波斯王子时之刃》里,我们看到电影里竟然把“天神”请了出来,说他是与一个人类的小女孩达成了默契,才容许“时之刃”暂留在人类的世界里,“时光倒流”在影片中是被压缩在一个天神操控的有限空间里。可见一种幻想理论大行其道的时候,必须有一种相应的力量对其进行铜墙铁壁式的约束,就如原子弹的命运一样。
从中可以看出,《波斯王子时之刃》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其实是走了一着险棋,稍有不慎,整个电影就难以完成一个合理的戏剧性的逻辑结构。而这个框架的设定,与其说对应着现实中的合理性进展,倒不如说是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规定了的,这就是邪恶终究会被战胜,意中人终会成眷属,后悔药终于可以完备地吃进肚里,但现实中的世界,却与影片里的一厢情愿的后悔药体系截然不同,无奈地是按着一去不复返的时间规律,无法抹掉无畏攻城——寻找武器不着——陷入泥沼的困境这一路走下来的步步失着,如果有“时之刃”在当世存在,那么,最迫切需要它的不是电影里的那个王叔,倒可能是这部电影里融入的集体无意识所立足、滋生的那个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