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附注:我爱你》:穿越死亡的爱

(2008-06-10 18:51:38)
标签:

娱乐

《附注:我爱你》:穿越死亡的爱

 

《附注:我爱你》也许有着足够的陈词滥调,但它至少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就是通过一种追思的形式,回顾了逝去丈夫对自己的爱。

 

爱有很多表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只要在它消逝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丢失了什么,我们才知道当初我们享用它的时候,我们一点不以为意,其实那种有争吵,有眼泪,也有抚慰的感觉就叫爱。

 

因为,爱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反衬,才能找到它的存在,就像风的形状,我们往往借助于物体的运动才能感受到。

 

《附注:我爱你》的整个构思,其实就是想通过一个特异的逝去的事件,来折射那种达及灵魂的爱。

 

它的构思性质近似于“读者”上的那些小品,虽然有一些矫情,但是它显然找到了一种载体,把爱的内涵在一个虚构的境界下作了探讨。

 

在影片的序幕部分,我们看到了一对夫妻所进行的最标准化的争吵:对生活的不满,对激情消退的问责,对父母矛盾的喋喋不休,令这对夫妻俨然进入到一场“两伊战争”,但是,这像所有家庭里都逃避不了的矛盾那样,很快他们便和好如初了,相亲相爱了。其实那种纯净水的爱是不存在的,影片一开始定调的夫妻的争吵,恰恰体现出编导对爱情的理解程度,它们没有幼稚化地把爱情看成是一种没有差距的夫唱妻随,而是揭示出争吵中的夫妻之间的难依难舍的依恋程度。

 

正是由这场带着火药味开场的家庭琐事,开启了整个影片对于爱的理解路线。在影片中,霍莉的丈夫去世了,但是,丈夫凭着对妻子的了解,通过寄信的方式,帮助妻子走出阴影,也许在死后还在干预着对世事的进程,我们可以在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中,读到相似的脉络走向。杰瑞之所以还能在自己身后,通过遥控的形式,影响着妻子,这本质上是因为他对妻子的理解,所以,他在妻子感伤的关键时段,适时地通过信件的形式,指引着妻子走出自闭的环境,开辟着新的工作空间,甚至他设计好了一条让妻子回到自己家乡的旅程,帮助妻子重新认识生活,重新找到定位,重新树立离开自己之后的生活信心。

 

杰瑞对妻子霍莉的爱,正是通过这种折射的形式,通过他死后对妻子生活的影响与干预,来反映出爱的深层的一面。影片的构思原理,是以无衬有,以虚衬实。可以说,在影片前台上表现的是妻子霍莉,但是她的生活里,却充斥着丈夫的影子。杰瑞的爱,在影片的阐述中,就是用他的努力,让妻子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走出以他为核心的影子。

 

当然,影片的构思是不错的,通过丈夫对未亡人的妻子的关心,来折射出他永不消逝的爱,也使影片里的故事前景尚是动人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一个死去的人,是否应该对现实进行干预?影片在表现出杰瑞的深厚爱的时候,也给人一种近乎“欲写其真,却近乎伪”的感觉,杰瑞寄出的信件是通过霍莉的母亲来完成的,他这样做,一方面当然可以表达出对妻子的爱,但副作用也是明显的。作为一个死者,他其实仍在强烈地干预着霍莉的生活,其实如果杰瑞真正地爱着妻子,他就应该做到毫不犹豫地淡出妻子的生活,让妻子逐渐遗忘他。而他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不断地刺激妻子的记忆,让妻子永远被圈定在他的阴影里。在影片里,我们看到,每当霍莉收到杰瑞的来信,总是睹物思人,想到当年他们幸福的一幕,影片在这里,也采用了时空交错的方式,直接把过去的时空与今天的现实无障碍地结合在一起,在现实的环境中,霍莉一旦进入回忆的时候,就可以从现在时,直接进入到回忆部分。可见,杰瑞让妻子遗忘他的动机是不错的,但是,作用却是适当其反的。这是影片的构思所带来的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所在。影片的独创意义,是它发掘了一个生活中难以存在的“大爱无我”的主题,杰瑞在对妻子关爱的时候,的确没有我们中国旧有传统里女人必须遵守的“三从四德”的道德戒律,而完全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妻子有权自我觅取幸福,甚至连每一个细节,杰瑞都设想好了。正是杰瑞的安排,霍莉在杰瑞的故乡,遇到了丈夫当年乐队的一位老友,开始了一段新的爱情。但是,这种无私的关爱,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太少见了,因为爱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本能的嫉妒的心理,像杰瑞这样的大公无私的对妻子的爱,一旦通过电影揭示出来,新颖性是超越于生活的,但另一方面,也太超前了生活,反而丧失了其应有的感人的一面。所以,电影创新了一个爱的题材,但同时也失去了爱的排他性正常心理,反而削弱了对爱的刻划深度。毕竟,我们讨论的是一种私秘的爱,而不是爱情中助人为乐的可能性。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嫉妒的爱,也不妨是一种真爱的表现。可见,对于爱的任何侧面的讨论,即无论是爱的大度还是爱的小气,都能显现出爱的真谛。

 

从影片设定的情况来看,霍莉在丈夫去世后的生活并没有完全自闭,她有一群十分开放的朋友,即使没有丈夫的遥控指挥,她也会在女友的鼓动下,出入社交场所,大胆地向心仪的男人示爱,因此,杰瑞丈夫的所作所为,在影片设定的西方文明的语境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影片里的社交场所的开放性,人物关系的炽烈外向,都无一不让霍莉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影片故事情节所需要的封闭的真实性,这也许是影片给人的一种矫情的地方吧。

 

影片最可贵的地方,就是通过一个死者的信件,来折射出丈夫爱的延续,虽然这种爱,有一点过于矫揉造作的味道,但编剧毕竟绞尽脑汁地想到了这样的一种超越肉体、跨越时空的爱,再加上影片里对爱的平凡的定位,仍然使影片里洋溢着一种浓烈的爱情的味道。至少这种爱,符合我们对爱的基本定义。

 

 

085、、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