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拓展培训印象记之六:救生墙

(2008-05-08 14:14:44)
标签:

旅游

拓展培训印象记之六:救生墙

 

之六:

 

救生墙。

 

中午的时候,又有领导在宴请大家,饭菜质量空前提高,白酒也拿上桌子。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喝白酒,但领导不由分说,为每人倒了酒。开始就要干杯。我不得不把酒含在嘴里,忍受了几分钟,才到外面吐掉了。如果这喝下去,下午就要进行训练了。

 

我后来到宿舍里躺了一会,出来的时候,发现男女队员都疯疯颠颠地在门前的大场上嘻闹,酒助人兴,男搂女有之,挥舞小旗有之,男摸女脸有之,男女挤在一起,留下合影有人。那场面看了很搞笑。

 

队伍又带到小山那儿。下午的项目是钻电网,就是电视里经常看到的,让队员钻小洞。我们这组队长中午喝多了,没有来接受培训。十一个人,只有十人了。另一位队员进行了钻洞指挥。先用了一个中等的洞,送过一名队员,然后把队员接过去。这项活动难度不高。中间的几个队员都是被抬过去的,我也是一动不动地被抬过去的。大家都抢着抬MM,我连插手的机会都得不到。呵呵。

 

这个游戏放在最后,令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而这个游戏本身,也只有在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大家可以轻松地让别人抬自己,这是相处一天后的才有的结果。

 

然后三个组集中到救生墙下,进行最后的一个项目:逃生墙。大约有 四米高的墙,必须搭人梯,把所有的队员送过墙去。

 

我对这个项目也感到几分害怕,不过,相比之下,它还是一种爆发力的考验,比攀滚木要容易多了。

 

首先开始送第一批队员,他必须依靠自己的腕力,抓住上沿,把自己拉上去,下面再拉下面的队员,就容易多了。

 

第一个队员上去后,源源不断地把人接上去。我开始在下面往上托人,踩着下面队友的腿,爬上他的肩,然后,下面人托一下脚,就可以够着上面人伸下来的手了。

 

我后来爬了上去,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上去后,伸出手,上面伸下来的手,像救命稻草一样,我紧紧地抓住,两脚此时已经悬空,我空踩着墙壁,几乎觉得就要掉下来了,但是上面一股力量拉着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去了。我感到是上面队友的拉力,拉上了我。

 

到了上面之后,觉得很高兴,于是,就从上面再往下拉下面的队友。几个MM都在这一段时间被拉上来的。这时候,我感到信任就表现在手上。在下面的时候,渴望上面的手,别的都看不到。而在上面的时候,看到上面的手,也充满着渴望。手,成了一种力量的传递,一种最感人的信任接触。拎MM的时候,我拉上了她的手,但是,她的衣服都松了下来,我找不到在她衣服上下手的地方,因为抓下去,就要抓到她的肉体了,一犹豫间,这MM还不错,一只脚提了上来,勾到了墙沿。就是她没有完全那个空中断桥的任务,不过她还是有一股劲的,韧劲可以。

 

最后一个人是最困难吊上来的。上面的队员倒吊着,抓住上面的队员的手。我下来了一段时间,到最后一个拉人的时候,我又跑到了桥上。上面吊下的队员放下了手,拉住最后一个队员,上面队员挺起来,把下面的队员给提了上来,在上面,我拼命地拉着,终于抓到了下面队员的脚,然后松上了上面队员的膀子,交给其他人,把下面的那个队员的脚倒拎着往上提。最后,把这两个人一起给拉上来了,两个人几乎是叠合在一起,于是全场欢呼起来。在拉的时候,我一直感到,我没有使上劲,好像是别人的力量完成了这个牵拉行动。我分不清在这种混合的力量中,我做了一些什么。这也许是一种集体力量中的个体的感受吧。

 

在短短的总结之后,培训结束了。其实心里仍很留恋这样的活动,似乎刚刚熟悉了几个队友,就又分别了,刚刚觉得一个团队的有趣与温馨,就又解散了。

 

脱下迷彩服,换回来时的衣服,我们似乎又变得文质彬彬而缺乏剽悍之气了。

 

整个培训,我并没有觉得它有多少精神上的东西。它只能算是一种成人的游戏。很多项目看到了人性的弱点。而它对管理的分析,也回避了实际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人性的更多的不可告人的阴影的东西。游戏只能是一种简化的模拟,它无法真实还原生活中的东西。

 

这个培训,我感到了一种集体力量对于个人意志的压制与消灭。在很多情况下,我感到,愿意为这个集体去牺牲自己,去冒险冲锋。我觉得军人焕发出的牺牲精神,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的,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军队里会产生一种不怕死亡的精神力量。因为一个集体会鼓动着你向前。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当我觉得体力不支的时候,甚至对死亡已经麻木了。在爬圆木的时候,我在气力不支的时候,感到这时候我选择死,我也愿意。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他松掉了自己的手,沉掉了大洋深处,他那时候可能并没有死的恐惧,只有一种对生的解脱。

 

我想到,当人无法胜任一些任务,他感到体力不支的时候,他会乐意于死亡,觉得那是一种长眠的休息,是一种舒坦。我在那一刻,就想到了南京大屠杀,我想到,我如果在真实的前无生路,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情愿去死的,至少会让自己觉得安宁下来。

 

这种感受是教程之外的。教练在分析这些逃生项目时说,当年德国潜艇上活着的,都是一些老兵,是凭着意志活下来的,我却感到,没有体力地活下来,是多么的艰难啊。我的心中闪过的对死亡的享受的看法,教练显然是不认同的。我也不好意思,把内心里的这种说法说出来。但是,通过这个培训,我感受到集体是对荣誉感起到很强大的促进作用的,而生不如死的一刹那,我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回来之后,我长久地选择了沉默。我觉得不是我的潜能得到了激发,而是我没有发现的感受,我体验过了一回。

 

0854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