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真情假爱》(《难耐的残酷》)
影片里有一个马塞离婚协议,不知是不是这部电影的虚构,但这个协议十分重要,由它决定了里面人物时密时疏。
本部影片应该说不是一部寒冷的黑色幽默,而是一部充满阳光、带着矫情说教的轻喜剧。
它最后说明了爱情战胜了贪欲,战胜了戒律,爱才是维系爱情的主要力量。
在故事核心中,马塞离婚协议是所有矛盾发展与前进的动力引擎。这个协议的大致内容是,婚前男女双方签署协议,就是双方财产各自保有,如发生意外,财产不得相互继承。只有真正相爱的人,才有胆量签署这样的协议,因为这份协议保证了婚姻中的双方,不可能通过结婚得到利益上的好处。
影片到了将近一半时,才出现了真正围绕这一协议而生发的妙不可言的矛盾与冲突。本部影片像科恩兄弟导演的其他影片一样,在情节上,它对丝丝入扣的逻辑性不感兴趣,影片开始部分,就是影片男主人公马塞成功地帮助一名男性,在发现妻子偷情后,保全了自己的财产。
而下面发生的一个案例,则是丈夫偷情,妻子借机离婚,索要财产,但马塞通过偷窃资料等手段,查到了该名妻子的电话号码,从而查出她与那个大款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其离婚,从而获得巨额财产。
马塞成功地维护了那个大款,得罪了那个女人玛丽琳。于是玛丽琳开始精心设计,决定让马塞倾家荡产,至少分得他的财产的一半。
至此,故事正式开始。玛丽琳首先必须让马塞相信她有巨额资产,于是她与一名石油富翁结婚,并在结婚之日,当着马塞的面,由那名假扮的丈夫撕毁掉马塞协议,从而让马塞相信,玛丽琳只要一离婚就可以获得一笔巨额资产。
果然,六个月后,玛丽琳离婚,而此时的马塞,却抛弃了他的呆板的律师戒律,萌生了对玛丽琳的爱意。玛丽琳也是半推半就,踏入了爱河,很快两个人结婚了。婚宴上,被认为是富翁的玛丽琳撕掉了马塞协议,意欲与马塞真心相爱,分享财产。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塞发现玛丽琳的那个假扮的丈夫根本不是什么大亨,那么意味着玛丽琳只是一个穷光蛋,她撕掉马塞协议,对她来说是一件利好大事。马塞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动用杀手去杀死玛丽琳。
这种雇用杀手杀人,几乎是科恩兄弟电影中一个非常容易出现的事件,而在本片中,杀手段落并不具有黑色幽默的意味,反而带来了一种喜剧效果。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急转直下,玛丽琳的第一任丈夫去世,遗产都留给了玛丽琳,玛丽琳顿时从低谷升至峰颠,马塞协议对马塞来说,是极大的利好。马塞需要立刻停止对玛丽琳的暗杀,这就像《冰雪暴》中那个丈夫需要对妻子的绑架来获得岳父的资金一样,其中也有丈夫意图中止绑架但“恶”一旦发生便失控的同样的构思。
玛丽琳反过来雇用杀手,来杀马塞,但马塞用喷雾剂搞瞎了杀手,杀手混乱中举枪打死了自己,使电影里的杀戮并没有引起连琐反应,及时地喜剧性地中止了。
马塞与玛丽琳重新坐到了离婚的桌上,马塞发起爱情攻势,追问是谁先背叛谁。实际上,的确是玛丽琳作为报复马塞而开始了这场游戏,而玛丽琳也在与马塞的交战过程中,产生了惺惺相惜的爱情,于是,这时作为被动方的马塞,主动签署了一份马塞协议,再次凸现了爱情的主力地位,使两人和好如初。
影片的一波三折处,恰恰是马塞协议给予婚姻中的当事人带来的地位与身份的变化。玛丽琳开始时,用自己拥有巨资,诱骗马塞撕掉协议,马塞是协议的受益人;但下一步,马塞发现玛丽琳只是骗他财产而已,马塞成了协议的受害人,急忙准备杀死玛丽琳,保护自己的权益;但下一步,玛丽琳又成了富翁,马塞又成了协议的受益人。最后,马塞撕掉协议,与对方平等地站在爱的天平上,不再去思考财产的归宿。爱情终于取得了话语权。在这种身份的急转与突变中,马塞匆匆地实施了一起谋杀计划,最后被电影所确定的喜剧氛围所消融,其实这种谋杀对婚姻来说是致命的,但在电影的喜剧情调的避重就轻的取向的影响下,被忽略不计了。
影片镜头捷快,人物对话迅捷,体现出科恩导演对好莱坞电影主流的回归。个别谋杀利益人的情节,在科恩电影中以往出现过,但在本部影片中并没有成为黑暗的源头。电影仍有科恩兄弟的漫不经心的叙事风格,开始的部分,娓娓地道出一起与核心故事并没有关联的其他离婚事件,整个电影看起来缺少对称与平衡,但这很符合科恩兄弟在结构上的这种怪味的均衡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