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只差一步就幽默
《鸡犬不宁》被称与《疯狂的石头》具有一样的风格。的确,这样的影片,采用一种平俗的目光,反映生活中的普通人们的苦恼,没有什么高调的东西,多以鸡毛蒜皮为反映对象。
可以看出,导演采用了他所熟悉的豫剧剧团面临生存困难的这一素材,并在这样的素材里,掺进了喜剧的样式,意图从下里巴人的角度,来达到一种幽默化生活的目的。这显然可以看成是电影赢得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幽默就是一种智慧,一种悬念,一种意外,所以,一个平淡的故事注入一点幽默之后,便可以让观众在夸张的情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欢愉,这也是喜剧片能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秘诀,就是在喜剧风格上大力予以张扬,成龙的一种成功影片,都可以看成是喜剧片,而他的一些冷清的影片,则是因为他抛弃了喜剧因素,大多显得寡淡无味。
但《鸡犬不宁》总觉得影片有那么一种往喜剧片方面靠拢的欲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却感到不到位,紧绷不起来,整个影片的喜剧素材显得很是松散,就像一堆本可以幽默一把的戏剧元素,散发在那里,愣是没有一根弦,把它绷紧起来,所以,整个电影,总觉得戏剧张力不足,缺乏那种一气呵成的酣畅感。
影片基本以三个豫剧演员下岗的生活状况为主线,他们分别是从事斗鸡的马三,卖狗的四海,以及照相的刘兵,他们现在谋生的职业,本来没有什么联系了,不能构成影片的戏剧纠葛,这时候,电影必须横向地安排一个他们必须依旧发生联系的事件起因。电影找到了,这就是“小武”出演的F4在豫剧团的团长车祸后拎走了他的包,包里面有救命的二万元钱,这个二万元钱,把所有的人都串联起来了。
应该说,电影找到了整部电影能发生矛盾冲突的“眼”,就像《疯狂的石头》找到了一个“钻石”而发生了阴错阳差的矛盾纠葛。围绕这笔钱,所有的人都卷入一个喜剧片所必须的偶然巧合的技巧中。马三的妻子要出国,必须要钱;四海想为生意之故,也必须要钱;而这三个人最有钱的就是刘兵,于是,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希望向刘兵借钱。这三个人之间,有了发生关系的动因。紧接着,刘兵帮助年轻女孩菊花推荐到F4处参演电影的事情,则使这种关系变成了一个流动的过程,给了各色人等围绕钱而发生纠葛的驱动力。
影片这时有些生硬地设计出了勾搭连环的情节动力,就像《疯狂的石头》中令人称道的永动机式的情节动力一样,电影在最后形成了一个比较激烈的小高潮。我们看到,F4在马三妻子的摊位上,把放着二万元的包,丢在了马三妻子那儿,被马三妻子发现,而此前,刘兵刚好在她的摊位上与她讲话,于是,她误认为是刘兵借给她的。马三知道妻子有了出国的钱,当向刘兵求证的时候,刘兵告知没有借钱给他,于是马三便检查装钱的包,发现了豫剧团董团长的资料,从而得知这个包是董团丢失的。于是影片就发生了一幕,董团长追F4,马三追董团长的连环剧。这使得影片在此段的情节张力达到了一个喜剧片所需要的高潮地段。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影片自鸣得意设立的这种巧合,其实是不值得推敲的。影片中交待,F4拾到了董团长遗失的钱包,三个月回到了大梁,进行招收演员的诈骗活动,那么,他怎么可能把董团长的原包还带在身上?又怎么可能会把包里的董团长的身份证原封不动?而这个细节,是查证这两万元去向的一个重要指证,毕竟人民币是无法确认所属身份的,电影只得把董团长的身份证依然留在包里,作为马三确认这是董团长失物的一个重要证据,这里可以看出电影的戏剧动力是非常软弱无力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本部电影已经意识到巧合对于营造影片的喜剧风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上,并没有很圆润地处理好这样的戏剧真实性。
除了这一个核心的戏剧冲突外,影片的其它部分就是处于一种散发的状态,影片不得不为了刻意地发掘搞笑笑料,而去添加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比如马三为治疗自己的性无能而去看江湖医生,焦师傅找老伴的事,也是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情节,但这些情节都是散放着的,与核心的中心情节没有多大的关联。
电影的另一个缺陷,就是人物的情感戏比较薄弱,这种情感戏,当然可以看到,影片的矛盾冲突没有放在情感纠纷上来,因为我们上面说过,电影的着重点还是放在二万元的得而复失这个矛盾中心上来。所以,影片里的情感戏仅仅是一笔带过,不是影片情节发展的动力,里面的人物的感情,都是淡淡的生活流。这也是造成整个电影内在节奏比较松散的原因,所以的人物情节都没有大收大放的冲突,完全是一种生活化的状态。像四海与妻子的那种并不强烈的冷战,马三与妻子之间因为性不和谐而导致的那种生疏,刘兵与菊花的暧昧情感而导致的夫妻对立,影片都没有作出戏剧化的处理,都仅仅是作为生活中的一种插曲,而如实地交待而来,更像是艺术片中的一种真实的人际关系。影片知道这样的人际关系无法在情节上出彩,因而,自觉地把情节的动力让给了二万元钱的矛盾冲突,但这样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就是有人物心理刻划的地方,电影总是绷紧不了情节张力,而只有到二万元钱出钱的时候,才会制造出一点紧张气氛,这就是这个电影整体来说,喜剧张力不足的原因。
实际上,从本片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脱离核心情节的喜剧段落,是无法形成整体上的幽默的。像本片中的焦师傅相亲的段落,很有幽默效果,但是,这些情节,并没有纳入到影片的贯穿全片的核心故事情节中来,因此,它有局部的喜剧风味,而与全片的喜剧色彩却没有关联,对全片的整体基调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作为喜剧片,我们应该记取这样的经验。像成龙《宝贝计划》中,它的喜剧风味,都是围绕小偷这一个角色设置来设定的,使得故事里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戏剧,从而把所有的素材都绷紧了围绕这一个中心设定而运作,整个电影显得相当的紧凑,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鸡犬不宁》显示出国产影片在娱乐片样式的打造上,尚有很多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娱乐片不好搞,除了我们采用了一种下里巴人、与民同乐的立场之外,更多地是必须汲取娱乐片的一些特殊的技巧,加快情节的张力与动力,这样才可能使影片变得好看、耐看和可看。
20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