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金融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黄长青博士选取截止到2003年6月底前调入和调出上证30指数、上证180指数、深证40指数、深证100指数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股市的指数效应进行研究。他发现,调出指数的股票组合大多在消息公布后,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下降,而成交量则明显放大。但新入选指数的股票组合中,股价价格效应和正成交量效应则不算太明显。
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员刑精平博士则对样本股调整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他对过往历次样本调整的股价波动的统计分析,成分股加入上证180指数,在公告日后7个交易日内有1.44%的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随后一周内,股价会出现部分反转,并伴随着交易量相对放大,而实施日前后则没有发现明显的影响;公告日后一周内,市场对剔除股票信息的反应总体上也不明显,但实施日前后股价有较大幅度的下跌,至公告日后第14个交易日,股票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达到-2.72%,实施日后约两周出现价格开始反弹。
金元证券冉兰表示,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应用价格压力假说来解释。因为指数成分股调整后,追踪指数的基金、ETFs等将会重新调整其投资组合,买入加入的股票,同时,卖出被剔除的股票。这种机构短期内的大宗股票买卖将会对股价产生压力。新入选的股票在公告日或调整实施日前由于大量买入将导致价格上升,而这种短期性的买入动力消失后,股价将反转,回复到先前的水平,被剔除的股票的情况则相反。
冉兰还表示,不少投资者习惯认为被剔除出指数,或许是公司经营或股价趋势不乐观的信号,而入选指数,则是积极的信号。这种习惯性的心理,也会对股价带来影响。
刑精平经过研究还发现,从长期看,加入上证180指数股票则没有异常收益,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为-1.69%,而这种负收益率应当是由于个别股票筛选不当造成的;而剔除股票后半年,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为-7.32%,这说明剔除行为有一定的信息含量。
总体而言,从目前业界研究的结果来看,股票加入主要指数,短期内有异常收益,但很快会发生价格反转,从长期看,持有加入成分股异常收益为负值。对于剔除股票,公告日后短期内股价下跌不大,但在实施日前后股价将出现比较显著的下跌,随后出现部分反转,从长期来看,股价将持续下跌。因而,投资者在公告日买入加入成份股获利机会较小,而卖出剔除股票可以规避进一步下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