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哈佛研究:年龄大了再学英语要达到母语级,您要玩转immersion

分类: 双语育儿 |
人们普遍相信:学外语的年龄越小学得越好。“语言关键期”假说认为到了十几岁之后,大多数人再努力学外语也无法到达母语的水平,而小孩子是“语言天才”的原因可能是大脑可塑性高、神经发育未定型。因此,大家(包括伍教练)纷纷在孩子小时候实施双语教育。然而这个假说的确切机理仍然是一个谜,也可能不是大脑神经发育的原因,例如有新的观点认为:人长大后学语言的条件没有小时候那么好了。

18岁后学外语就学不好了?
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学院、哈佛大学的联合研究A Critical Peri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2/3 million English speakers(论文通信作者是大名鼎鼎的Steven Pinker)在线测试了669,498人的英语语法水平,表面上的结论仍然是“年龄小学语言有优势”——在18岁之前开始学外语,掌握的语法水平达到母语级的机会大大高于18岁之后才开始学,似乎成人的语言学习能力迅速下降。

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论文数据与此前的“关键期假说”不吻合,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解释:
the critical period is an epiphenomenon of culture: the age we identified (17–18 years old) coincides with a number of social changes, any of which could diminish one’s ability, opportunity, or willingness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In many cultures, this age marks the transition to the workforce or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hich may diminish opportunities to learn.

在线语言学习公司Chatterbug的CEO Scott Chacon认为,18岁这个年龄比传统的“语言关键期”结束年龄(如青春期的开端)要晚好几年,在青春期后期,而这个岁数的大脑生理、发育没有太大的变化。成年后的人群比未成年人更为异质化——十七八岁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大脑生理有什么大变化,而在于社会生活的改变:
有人上大学继续接受教育;
有人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很多人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
人与人的学习与生活变得非常不同,各种社会学因素的改变都可能降低人们学习外语的能力、机会和意愿。相比之下,未成年人基本上都在学校环境中学习,可能一天有5个小时在学外语,但20岁以后的人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可能连1个小时都很难保证。这么看来,小孩子学外语比成年人学得好,真的是大脑学习能力更强吗?
当然,平克的研究没有彻底否定传统的“关键期假说”,毕竟大脑神经发育一直在进行,青少年阶段的大脑表面上变化不明显,但研究发现依然有重要的变化,而很多不同的社会文化都选择18岁左右作为人生转折点,也可能跟大脑神经发育的成熟有关。

任何外语学一年就有八九成功力
Chacon分析了论文的原始数据,发现成年后才开始学外语的人群样本之中,仍有几千人的水平达到母语级,所以年龄大了学好外语、达到母语级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这群家伙可能是超级语言天才,年龄大了能力不减,又或者只是普通人,只不过保持了大量的外语学习时间,最终达到母语级水平。
外语水平是要花很多时间熬出来的,研究显示至少7~8年,即使小孩学外语也是如此。如果你努力学了几个月英语仍然说得不流利,请别怪自己年龄大了脑子不好使,因为小孩子努力学几个月也是这个鸟样。
事实上,有多个研究显示,比较孩子与成人参加沉浸式外语学习的效果,发现成人学得更好(Huang, 2015; Krashen, Long, & Scarcella, 1979; Snow & Hoefnagel-Hohle, 1978),或许成人更懂得怎么运用学习策略,还课借鉴自己第一语言的知识。
其实我们学外语并非想当间谍,不一定要说到跟母语人士一样,实际上只要学一年,流利程度已经相当可以了。根据平克的论文数据,20岁以后的成年人零基础学一年外语,已经有母语的八九成功力。(要修炼最后一成功力需要10年时间,要达到无法再进一步(asymptotic performance)的功成圆满境界还需要沉浸30年!)
因此,人类真的具有非常优秀的语言天赋,不仅是儿童,还有成年人。

实现小孩的immersion语言学习条件
在看到平克论文之前,伍教练一直反思“语言发育关键期”的观点,也看了不少研究,例如幼儿随着成长只能接触自己的母语,“定向培养”导致丧失分辨其他语言发音的能力,但是成年人经过训练之后,是可以重新学会这种分辨力的,因此大脑成熟之后并非不可塑。
“语言发育关键期”并不神奇,很有可能就是语言输入量大,归根到底就是经常使用。一个成年人假如拥有婴幼儿学习母语的条件:
两个以上母语级“外教”24-7全天候贴身教学,还生怕你学得慢;
除了学语言不用管挣钱之类一切问题,吃喝拉撒都有人伺候。
在这种沉浸式学习条件下,没日没夜地连续学上3年,什么外语不能学好呢?
对于孩子,建议父母还是及早安装中英双母语——无论是孩子大脑更好使,还是孩子的学习条件更好,先发优势都是杠杠的;对于成人,平克的研究鼓舞人心,尽管他们只研究了语法水平,口语等方面还有待研究。成人怎么能够长期坚持学英语?实现孩子的沉浸式学习条件,才是关键。
在国内环境中,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请不起英语外教24-7全天候贴身教学。你可以考虑找个母语是英语的配偶,但配偶不是爸妈,顶多只能实现30%的沉浸式语境,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现实。现实的是用手机,真正24-7全天候贴身伺候的工具。除了土豪(其实土豪比普通人更忙),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工作、生活,肯定是没时间每天投入十几个小时学英语的,但我们可以用英语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工具语言,只要你把中文切换为English,每天才有可能泡在英语里长达十几个小时。
伍教练的透析法就是成人恢复婴幼儿沉浸式语言学习的可操作方案:以手机以及电脑、VR等电子设备实现听、说、读、写、玩全英语化,打造熟人口语圈相互说英语。这么说吧,无论你干什么,我都有办法帮你搞成英文版。再配合电子词典缓存管理词汇——假以时日,你的英语接近、达到母语级最终是可以实现的。况且,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你愿意就行,毫不费劲,10年,30年也是照样用英语过日子,跟选择用中文或者其他语言生活并无本质区别,更不需要天天下苦功。

References
Hartshorne, J. K., Tenenbaum, J. B., Pinker, S. (2018) A critical peri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2/3 million English speakers. Cognition
Huang, B. H. (2015). A synthe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linguistic outcomes of early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13(3), 257–273.
Krashen, S. D., Long, M. A., & Scarcella, R. C. (1979). Age, rate, and eventual attai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ESOL Quarterly, 573–582.
Snow, C. E., & Hoefnagel-Höhle, M. (1978).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hild Development, 1114–1128.

文/伍君仪,透析英语使用法创始人
教育畅销书系列《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作者
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语言发育方向硕士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微博:@伍君仪透析英语
抖音:auguwu
快手:dialysis55
QQ群:71929542
微信群:加微信号DIALYSIS55
请标明“儿童”“打卡”“报名”“游戏”,然后拉入相应的主题微信群。
读懂原著,听懂新闻
词汇量直奔10,000!
“把你的英语用起来”VIP训练营
(微信群QQ群同步直播)
课程价值:只需49天,您就能从“学英语”飞跃到“用英语”,通过手机实现全英化的生活方式,让您读懂英文原著,听懂英语新闻。这就是透析法,能让您的词汇量扩充到10,000以上,英语考试一路通关。
课程内容:课程有效期为1年,每周开课,每次课视频直播2小时,共100小时以上,“5+2”结构滚动开课,每次课程保留精华录音、图片、文字,方便回看。伍教练每日布置作业并一对一指导,24/7教学答疑及操作示范,口语圈写作圈实战。
必修课
听力·短读
口语·写作
词汇·长读
特色课
打造孩子的英语母语
用英语打游戏
选修课
主题包括全英化教育、双语智力开发、英语健康养生等。
报名方法:点击“阅读原文”或长按二维码登陆透析法官方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