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的语言输入贫富差距3000万词,你每天跟娃说多少英语?

1跟孩子说说英语。
2跟孩子多说英语。
3跟孩子只说英语。
想给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的国内父母,如果连1都做不到,建议洗洗睡,因为那些磨耳朵、读绘本、自然拼读之类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日常交流基础上。
根据语言发育的规律,2对孩子的双语发育来说,在语言输入的数量比例上仍然不够。
3算是及格了,但国内父母的口语表达很贫乏。
下面的研究告诉我们,缺口究竟还有多大——
The 30 million word gap
研究发现,父母爱吹水扯淡不是坏事,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普遍更优秀。九十年代美国的研究就显示,穷人家的孩子语言发育比较差,可能因为他们听到父母说的话词汇不够丰富。著名的“3千万词汇差距”(30 million word gap)就是说,美国的研究发现低保户家庭孩子每天只能听到8600多个单词,工薪家庭的孩子是1.75万个单词,而上等人家庭的孩子是3万个单词,那么到4岁的时候,穷人家的孩子只能从大人嘴里听到不足1千3百万单词,富人家的孩子在同等时间则听到超过5千2百万单词,贫富差距至少3千万词汇(Carta, & Bair-Merritt, 2016,具体数字在不同报道中略有出入)。

整理一下上述研究,孩子每天输入的单词量:
无产阶级:0.86万
中产阶级:1.75万
资产阶级:3万
结果,资产阶级接班人比无产阶级接班人的词汇量多了差不多1倍!

显然,资产阶级父母并非比无产阶级父母更嘴贫,从整个人群上比较不可能说话多出两三倍。实际上是穷人家的孩子在家没人管,整天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有钱人家可能一方父母不用上班,整天陪着孩子,或者有保姆佣人伺候孩子,又或者有更多的机会上早教班、幼儿园等,孩子获得的语言输入才会多出一大截。

“3千万词汇”的这个大坑,首先是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大人每天多说1000个单词,2~4岁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提高44%
(Zimmerman et al.,
2009)。这不难理解,听到的输入多,大脑的语言发育自然就越好嘛,至于是不是1000词对应44%则有待商榷,毕竟有些研究发现没那么夸张。
这个大坑还直接跟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关。根据2019年4月29日发表的研究,英国约克大学的Katrina d'Apice等人通过可穿戴设备记录了伦敦107名2~4岁幼儿说的话,以及他们听到家人说的话,连续记录3天的数据由软件自动分析;又让幼儿完成一系列认知测验,例如抄写和画画。结果发现:在数量上,大人每天平均说1.78万词,说话多的父母的孩子认知测验的分数较高;在质量上,父母说话的词汇量越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亦然。这个研究的家庭社会地位还算可以,80%的父母是大学毕业,每天说1.78万单词,基本可以对应美国工薪族父母的1.75万单词/天。

不仅数量,质量也很重要。父母说话的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如冷僻词汇、高级语法、抑扬顿挫,可能跟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关,其中核心是父母的词汇多样性,可以预测孩子未来的词汇量等多项语言能力指标(Head Zauche et al., 2016),甚至跟孩子的IQ有关(Hart & Risley, 1995)。
当然,上述相关性研究无法得出因果关系。也许,孩子听到的语言多,于是智力发育更好;也许,聪明的孩子令父母更爱跟他们说话;也许,亲子双方都有着聪明的基因,彼此更爱交流……
真相究竟如何,有待更多研究去发现,而伍教练估计父母说话的质量、数量,与孩子的智力、语言发育,不是简单的谁导致谁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无论如何,父母提升自己的说话水平,多跟孩子交流,无疑对孩子非常有益。
回到英语启蒙,这个坑就更大了。国内父母如果跟孩子基本不说英语,跟英语国家的普通父母相比,或者跟国内只对孩子说英语的父母相比,到4、5岁的时候,基本上就是“3千万词汇”的差距(我用Excel表算的)。当然,孩子在智力、认知上没问题,因为输入中文就行,但英语的差距就赤裸裸了,何况大量研究发现双语对认知有促进作用。
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英语输入?怎么也要达到人家最差的0.86万单词/天吧!
上学之后,如何维持
language use?
在国内缺乏英语环境,孩子说英语的机会极为有限,即使父母有心栽培,但说着说着就不敌社会环境中的强势语言普通话,英语启蒙前功尽弃。我们可以参考国外非英语移民的home language保存经验。典型的是澳大利亚,这个移民国家有1/4的人口说英语以外的语言,但移民家庭往往“双语不过三代”,以华人为例:
第一代主要说中文;
第二代中英双语,英语为主;
第三代只会说英语。
尽管华人父母普遍希望孩子会说中文,但相当一部分家庭的语言传承以失败告终。伍教练的朋友龙云先生有个姨甥在澳大利亚出生,属于第二代移民,小时候在父母的熏陶下会说粤语,但上学后学校只说英语,跟父母的交流减少了,粤语便逐渐荒废。广州的乡亲们发现,他的粤语水平已经跟大家的英语水平差不多了……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的Van Tran博士指出,关键是孩子的language use!她研究了越南移民的家庭发现,孩子说越南语说得越多,以后的水平就越高。语言发育的恶性循环是“没机会说——练习机会少——语言能力低下——不愿意说”;良性循环是“多种多样的语言实践机会——语言能力增强——有利于愿意使用语言”。
双语育儿的重要转折点是上学,学校只用当地强势语言(例如,澳大利亚是英语,中国是普通话),孩子的弱势语言(例如,在澳大利亚的中文,在中国的英文)的读写能力就会发育失衡,很容易从良性循环转入恶性循环。读写能力是指可以从复杂的文本中解读知识的能力,其发育是持续到成年的,假若光靠父母的努力,缺少学校的支持,会非常困难。
一些家庭给孩子上“双语课程”,如一些华人父母让孩子参加中文补习班,上中文、数学的内容为主,有的还有历史课(Chao and Ma, 2019)。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一些学校提供小语种教学,只要有15个学生父母联合申请便可,多蒙特市的教育系统提供多达14种小语种教学,包括阿拉伯语、波斯尼亚语、波兰语、俄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
国内的英语解决方案就是国际学校了——如果你们家支付得起一年十几二十万以上的费用的话。说实话,伍教练也担心这个问题,毕竟我们作为父母,顶多也就跟孩子只说英语,4岁的“3千万词汇”大坑勉强能填上,6岁上学后这个大坑可能越来越深,怎么办?
我没有上国际学校的预算,初步计划用可汗学院在线公开课、美国中小学教材电子版等为咱家Tritium续上双语教育,但缺乏跟老师的高质量英语互动交流,始终是差一截。以后上牛津大学的梦想,难道要破灭了吗?

Tritium in Oxford
在线外教vs自己动口
现在很多父母不惜工本为孩子聘请在线外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3千万词汇”的大坑,也解决了上学后英语输入不足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Tritium随妈妈回老家省亲,虽然妈妈已经习惯跟他讲英语,但是少了我这边的英语输入源,输入量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而且,妈妈也没有机会跟我说英语,在孩子面前跟别人全部都是中文。这样一来二去,Tritium每天得到的英语输入量直线下降,估计连美国无产阶级都远远不如。
根据我在视频通话的评估,孩子的英语有明显下降。这不奇怪,在那个经典案例里,美国小孩斯蒂芬到印度学会加洛丘陵的地方语言并且母语化,但离开印度仅仅6个月后便忘光了。Easy
come, easy go.
为了逆转未来,我们在网上找到了幼教专业毕业、具有十几年教龄的美国老奶奶Nadine Roberts,在晚上给孩子进补。




Tritium平时跟我或者爷爷奶奶视频都是爱理不理,通常是自己玩,最积极的事情就是掐断通讯

,不过这位老奶奶确实有一手,很善于取得孩子信任,5分钟左右就进入互动状态,在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
Hello, our news weekend. Hello. Hello. My name is teacher roberts robert. Hello, robert. Hello. Nice to meet you. Um.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introduce ourselves. How old are you? How old are your duty? How are you? Are you for? You are three I ah, um, oh, you are three years old. Wow. And I will ask you like a what do you like? So i'm going to read it to you. Ok. And then you can tell me back says this is an a yeah.
Can I say this is an I see it c this is anna. See it. This is a and ninety eight. My name is anna. Can you say my name is anna c my name is anna treaty. Say it. My name is anna. Okay, what is your name? T so k team. No problem. What's your name? Twenty robot, teacher. Robot! What is your name? You shy kicking? Yeah, he that is an unusual, okay, i'm going to say it. And you can try to say it back. This is ben.
...
以上是我用专业工具对25分钟的交流视频进行语音识别,算出美国老奶奶总共说了1700多个词,不重复词汇(word types)340个。虽然这跟8600词/天的无产阶级线还有较大差距 ,但纯正美语是高质量的输入,很好地弥补了妈妈的英语输入——对比Hart & Risley(1995)的研究数据就会发现,美国老奶奶的不重复词汇340个,已经接近美国资产阶级父母说一小时的数量(382),高过中产阶级父母的251词和无产阶级父母的167词!

3000万单词的大坑终究还是要父母来填,毕竟在25分钟以外,我们跟孩子朝夕相处,刨去上班什么的,几个小时还是有的,父母两个人通力合作,每天达到3万单词的线不难——按照美国老奶奶的缓慢语速计算,每小时也能说4000单词呢。
昨晚我给Tritium读了30分钟绘本说了2225单词,不重复词汇569个(不排除识别不准确导致有些虚高)。我算比较能说的,不是着绘本念,而是扩展了很多内容,穿插问了他很多问题。这个输入功率超过了美国老奶奶(1700词/25分钟、不重复词汇340个),毕竟老人家的语速拖得有点慢。这说明:
1读绘本输入不亚于在线外教。
2读绘本或者在线外教都远远不够。要达到美国低保户8600词/天的贫困线就要读4小时——哪位父母能天天坚持读这么久?老实说我读绘本就是给自己催眠,读3本就巴不得倒头便睡。能每天请4个小时在线外教?即使是父母不差钱,孩子都腻了、困了。
所以英语启蒙还要靠父母双方日常给孩子说英语,只有说习惯了,整体数量才能上去。英语不好的父母不用慌,try dialysis! 透析法提供用英语的全套方法,提升两代人的英语能力,填平3000万词汇的大坑,却不用花一分钱呢。
References
Chao, X., & Ma, X. Transnational habitus: Educational, bilingual and biliteracy practices of Chinese sojourner families in the U.S.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Literacy, 0(0), 1468798417729551. doi:10.1177/1468798417729551
d'Apice, K., Latham, R. M., & von Stumm, S. (2019). A naturalistic home observational approach to children’s languag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art, B., & Risley, T. R. (1995).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altimore, MD: Brookes
Hart, B. & Risley, T.R. “The Early Catastrophe:The 30 Million Word Gap by Age 3” (2003, spring). American Educator, pp.4-9.
Head Zauche, L., Thul, T. A., Darcy Mahoney, A. E., & Stapel-Wax, J. L. (2016). Influence of language nutrition on children’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 integrated review.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36, 318–333.
Radesky, J. S., Carta, J., & Bair-Merritt, M. (2016). The 30 million-word gap: Relevance for pediatr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ediatrics, 170, 825–826
Zimmerman, F. J., Gilkerson, J., Richards, J. A., Christakis, D. A., Xu, D., Gray, S., & Yapanel, U. (2009). Teaching by listening: The importance of adult-child conversations to language development. Pediatrics, 124, 342–349.
文/伍君仪,透析英语使用法创始人、畅销书系列《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作者;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语言发育方向硕士、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