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英语口音纯正,父母必须抓住时机,晚了就很难消除中式口音

分类: 双语育儿 |
虽然亲子对话对语言发育至关重要,但很多父母不愿意和孩子说英语,担心自己不标准的英语发音会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宁愿等到孩子有机会接触外教,例如3年花上20~50万元送孩子上双语或国际幼儿园,或者等5岁以后上在线外教课。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需要权衡利弊,孩子错过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同样会有口音不标准不纯正的问题,而且语法、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育晚了也难以弥补。
有鉴于中国人学英语特别在乎口音,伍教练找到一些二语语音的研究和各位宝爸宝妈分享,然后就知道怎么操作了。
人类学语言跟学其他技能不同。学滑冰、学踢球等,不同人最后的水平参差不齐——踢过足球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球技跟梅西和C罗的差距有多大。然而人人从小学习母语,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训练,彼此语言发育的进度都差不多,会说之后能力水平也差不多。但是,如果不是从小接触的母语,而是年龄大了才学英语等外语,你就是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很难说得跟母语人士一样,可能还相差挺远,例如口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语言学家很早就观察到孩子在青春期之后学习外语很难克服自己的母语口音。Lenneberg (1967)进而提出了语言发育关键期假说,认为过了青春期之后再学外语,说到跟母语人士一样几乎不可能。这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下降,也可能是较晚学外语的人得到外语的输入量普遍较少,而且这些输入往往带口音。很晚学外语的人使用外语的机会通常远远少于很早学的人,平时也不太需要说外语。此外,一个人在母语环境中成长,对语言的知觉已经适应了母语发音,对外语发音中微妙差异的知觉就可能发生扭曲,于是感知到的语言输入跟外语母语人士不一样,虽然彼此听到的声音信号完全一样。
Flege et al. (2006)认为,孩子比大人学外语更容易掌握纯正的口音,可能是语言发育关键期的问题,这个时期在12~15岁结束;也可能是孩子在新的语言环境下比大人更愿意使用外语。在一个研究里,大人和小孩同时出国,开始时大人学该国语言的发音好过孩子,但大约过了10~11个月后,孩子的发音开始反超(Snow & Hoefnagel-HoKohle, 1977)。
随着出国年龄的增长,非母语人士的发音质量逐渐下降,但未发现特别明显的骤降年龄。非英语国家的青少年移居英国之后,英语无口音的比例为:6-8岁90%,9-11岁43%(Tahta, Wood, and Loewenthal, 1981)。7-19岁的西班牙孩子在1-19岁时移居美国,生活了1-8年,英语句子发音测试显示,他们的发音全部未能达到母语级,但是移居美国的年龄越小,发音接近母语级的孩子就越多:13-19岁7%,7-12岁41%,1-6岁68% (Asher and Garcia, 1969) 。
波兰男孩AO(化名)7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小镇,跟当地孩子一样上学,小镇学校没有为他开英语的外语课(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他跟波兰老乡接触的机会很少。1年之后,他说的英语句子在发音上已经跟当地的孩子没有差别。一批9-18岁的非英语国家男孩移居美国大城市后,尽管学校为他们开了英语外语课,但他们的口音明显不如当地的孩子(Winitz, Gillespie, and Starcev, 1995)。
Long (1990)根据多个研究推断,6岁前学外语通常没有口音。但是,6岁前学外语或者出国,不意味着就一定口音纯正了。一个研究发现平均3.2岁的意大利孩子移居英语国家之后,即使经常讲英语,仍然会有母语人士能听得出来的口音(Flege et al., 1997)。两个俄罗斯孩子在4岁时移居英语国家,多年之后仍然被检测出轻微的外国口音(Thompson, 1991) 。
12岁以后开始学外语,大多数人会有口音,但也不是绝对的。Moyer (1999)发现一位英语母语人士22岁移居德语区,检测发现其德语发音超过了德国人的一般水准。Bongaerts et al. (1997)报告了5个18岁以后才大量接触英语的成年人,其英语发音达到母语人士的水准。Flege et al. (1995)检测了120名意大利语母语人士,全部都是12岁以后才学英语的,结果发现6%的人发音达到母语水平,而且全部是16岁以后才学英语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里的发音高手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过外语辨音和发音的专门训练。
母语会对外语产生影响,干扰外语元音和辅音体系的建立。母语的发音体系越完善,对外语的干扰就越强,所以伍教练第n次建议:英语启蒙最好和中文同步开始,不宜也不需要等到学好中文以后。
在生活中用外语多还是用母语多,关系到英语的口音。多个研究发现,外国移民使用自己的母语越少,说目标国家的语言时就越不容易出现明显的口音(Flege, Frieda, & Nozawa, 1997; Piske et al., 2001)。喜欢说外语的孩子比喜欢说母语的孩子的外语发音可能更好(Tahta et al., 1981)。有研究发现一批意大利小孩尽管从小就学英语,5、6岁左右移居加拿大,平均说了34年英语之后,英语母语人士仍然能听出他们的外国口音,而其中说意大利语越少的人口音越轻(Flege, Frieda & Nozawa 1997)。虽然外语是使用得越多发音越好,但这个因素相对次要,不如开始年龄那么重要。
此外,不同母语背景对外语的影响大小不一。例如,比较研究发现阿拉伯人、伊朗人说英语的发音优于日本人和泰国人(Suter, 1976; Purcell & Suter, 1980)。依此估计,同在东亚、东南亚人文地理圈子的中国人的英语发音可能也有天然的劣势。
学外语最好就是移民。出国生活的时间越长,发音就越好吗?母语口音越轻?不一定,情况比较复杂。
6-14岁移居北美的韩国儿童英语口音明显好过移居北美的韩国大人,但这些儿童上了平均4年的当地学校之后,多数人讲英语仍然能听出韩国口音。这些韩国人的英语发音跟移居北美时的年龄有关,再次支持出国年龄越小英语说得越好,但跟在北美生活的时间长度关系不大(Flege et al., 2006)。
移居美国的中国台湾人在平均生活了1.1年和5.1年之后,讲英语的中国口音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在美国多待4年并不足以令英语发音更纯正(Flege, 1988)。
然而也有研究显示,出国时间长了口音是会改善的——日本人出国半年和一年对比,口音明显变好了(Aoyama et al., 2003);11名日本学生上东京的国际学校,在一年级时的英语发音水平不如三年级时(其中2人到美国加州读了一学期, Riney & Flege, 1998);西班牙语母语人士移居美国平均0.7年的人英语发音不如平均14.3年的人(Flege & Fletcher, 1992)。
有学者估计,出国后一段时间内外语发音会有所改善,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对外语的使用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水平就停滞不前,再说很多年也不会变得更纯正。此外,出国生活的时间是否包含小时候语言发育关键期?这个也很关键。(Piske et al., 2001) 伍教练在奥地利和英国遇到的中国同胞在当地生活了很多年,有当老师的,有开餐馆的,他们讲英语时的普通话或粤语口音仍然相当明显,符合上述研究的结论——乡音难改,至少大人特别难改。
综合来看,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出国时间长度对外语发音而言并非显著的预测因素,重要性不如出国年龄(Flege & Fletcher, 1992)。这意味着,如果你还认为等孩子先学好中文再进行英语启蒙,那么以后可能投入巨量资源(出国、请外教等)都不一定有更好效果。类似地,性别、个人动机、是否上外语课、音乐能力等因素跟发音的关系不大或证据较弱。
如果没有条件送孩子出国,也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国际或双语学校,国内父母还可以自己DIY,亲自动口和孩子说英语,从出生就开始,总的来说利大于弊:父母的英语发音虽然不怎么样,但足以形成母语级启蒙。老实说,孩子的确会染上父母的口音,在最差、最极端的情况下,父母的英语只是洋泾滨的极烂水平,孩子也会将父母的劣质口语creolize升级为混合语,相当于新的英语方言。口音是可以逐渐通过媒体输入修正的,但孩子出生后光靠媒体上的英语“磨耳朵”是无法启蒙的,“视频缺陷”让孩子在小时候对单向传播的被动信息的习得能力很弱,年龄大了对媒体的理解才逐渐增强,3岁以后开始学会一些词汇(前提是一直有改该语种的互动输入)。两种输入比较:
父母的英语:发音差,出生就能早期实施,互动输入效果好。
媒体的英语:发音好,3岁后才逐渐听得懂,单向输入效果差。
父母亲自说英语是不可或缺的,时机越早越好;媒体的英语也要尽早听,只要不至于干扰亲子对话就行。相比之下,父母的英语输入最为重要,你用中式口音英语帮助孩子在3~4岁时初步建立英语的语法体系,让孩子尽早能听懂媒体的纯正英语输入纯化发音,这时距离上述研究说的发音纯正的经验节点3~6岁应该还有纠正的窗口,至少可以让发音有所改善。
当然这仅仅是纯理论猜想,有待更多研究证实,也可能父母的口音影响深远,很难通过媒体修正。况且,英语发音还有说中文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你可以减少孩子说中文的机会,可以增加其英语发音质量。不过这不利于孩子的中文发育,显然中文对中国人来说更重要,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早期双语者,而不是只会英语的ABC。况且,这种极端操作的效果也有限。我鼓励自家孩子多和其他说普通话、广东话的亲友多说话交流,只是父母坚持尽量只跟孩子说英语,或者在孩子跟前只说英语,毕竟回到国内的话只剩下父母这个互动输入源了。
Aoyama, K., Flege, J., Guion, S., Akahane-Yamada, R., & Yamada, T. (2003). Foreign accent in English words produced by Japanese children and adults. In M. Sole, D. Recasens, & J. Romero (Eds.), Proceedings of 15
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s Sciences. (pp. 3201-3204). Barcelona: Casual Productions.
Asher, J., & Garcia, R. (1969). The optimal age to learn a foreign accent.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3, 3-17.
Bongaerts, T., van Summeren, C., Planken, B. & Schils, E. (1997) Age and ultimate attainment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a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 447-465.
Flege, J. E. (1995) Second language speech learning: theory, fndings, and problems. In Speech perception and linguistic experienc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W. Strange, editor), pp. 229-273. Timonium, MD: York Press.
Flege, J. (1988). Factors affecting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 in English sentenc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4, 70-79.
Flege, J. E., Birdsong, D., Bialystok, E., Mack, M., Sung, H., & Tsukada, K. (2006). Degree of foreign accent in English sentences produced by Korean children and adults. Journal of Phonetics, 34(2), 153-175.
Flege, J. E. & Fletcher, K. L. (1992) Talker and listener effects on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1, 370-389.
Flege, J. E., Frieda, E. M., & Nozawa, T. (1997). Amount of native-language (L1) use affects the pronunciation of an L2. Journal of Phonetics, 25(2), 169-186.
Lenneberg, E. (1967).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Wiley.
Long, M. H. (1990) 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2, 251-285.
Moyer, A. (1999) Ultimate attainment in L2 phonology,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1, 81-108.
Piske, T., MacKay, I., & Flege, J. (2001). Factors affecting degree of foreign accent in an L2: A review. Journal of Phonetics, 29, 191-215.
Purcell, E. T. & Suter, R. W. (1980) Predictors of pronunciation accuracy: a reexamination. Language learning, 30, 271-287.
Riney, T. J. & Flege, J. E. (1998) Changes over time in global foreign accent and liquid identifiability and accuracy,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 213-244.
Snow, C. E. & Hoefnagel-HoKohle, M. (1977) Age differenc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foreign sounds. Language & Speech, 20, 357-365.
Suter, R. W. (1976) Predictors of pronunciation accurac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26, 233-253.
Tahta, S., Wood, M., & Loewenthal, K. (1981). Foreign accents: Factors relating to transfer of accent from the first language to the second language. Language and Speech, 24, 265-272.
Thompson, I. (1991) Foreign accents revisited: 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 of Russian immigrants. Language learning, 41, 177-204.
Winitz, H., Gillespie, B., & Starcev, J.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speech patterns of a 7-year-old Polish speaking child.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4, 117-143.
文/伍君仪,透析英语使用法创始人、畅销书系列《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伦敦大学学院语言科学(语言发育方向)研究生
读懂原著,听懂新闻,词汇量直奔10,000!“把你的英语用起来”VIP直播训练营每周开课,透析法创始人伍教练真人主讲
【课程价值】
只需1个月,就从“学英语”质变到“用英语”!通过手机平板实现全英化生活方式,让您读懂英文原著,词汇量稳步扩充到10000以上,英语考试一路通关。
【课程内容】课程有效期为1年,在专属微信群和QQ群进行。每周讲课2小时,“4+1”结构滚动开课,8小时听说读写必修课+每月更新的丰富选修课。QQ群内24/7教学答疑及操作示范,每日口语写作打卡实战,伍教练指导完成作业。
【报名方法】
登录http://dialysis.taobao.com进入“伍君仪透析英语”淘宝店拍下课程,或者添加伍教练微信号auguwu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