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答疑:用英英词典还是用英汉词典?

标签:
不喜欢原版书黑人初学者周围环境 |
分类: 词汇阅读 |
伍教练回答网友暖暖莲的问题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您有空可以慢慢看的慢慢回我不急。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冒出很多问题要问。耽误您时间了!
1.
不赞成用英英词(字)典,因为英汉更有效率,帮助中国人建立词汇意思对应。“由英文学英文”放在原著中完成,透析的重点在原著,而不在dictionary。详见《最好的英英词典就是英文原著》
2.
不用买,在手机阅读器上点选单词直接查字典更方便,复习查过的生词也很方便。推荐“多看阅读”+“有道词典”,苹果/安卓均适用。
3.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XFELiZNfL._SL500_AA300_.jpg
不赞成读这套书,经过标出生词和注释的材料不符合原著精神,不再是实战。
4.
也许吧。资深读者会喜欢某个作者的文笔而不喜欢另一个作者的,读英文原著跟读中文会有类似感觉。
5.
其实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词汇量的问题,因为结构就算再混乱再搞不懂,只要在句子中词汇意思搞懂了,还是可以理解大意的。所以是否应该阅读了足够足够足够量的通俗,积累了一定词汇量之后,再着手古典文学呢?
你的做法正确,经典名著不适合初学者。读过10本现代化原著之后再考虑尝试。
6.最后有一个问题~我今年将要初三毕业去英国读书。班里同时有几个去美国的同学。因为美国的出国考试竞争较为激烈,所以那几个同学一直在疯狂地背单词。他们经过3,4个月的准备,现在已经到了拿着词汇红宝书一天刷10课(即2000个单词)的速度(但不是1遍过,他们说每本词汇书书要过3遍基本就不忘了)。
背词典、《红宝书》都是只能短期能记住一点,过后忘个精光。别相信他们瞎吹。记忆力超强,一次过目不忘的人是有的,可能有某种神经病(我的心理学博文介绍过:遗忘也是一种福气),但这种人很罕见,你身边的99%都不是。
他们的阅读能力变得非常厉害,而且据他们自己所说“熬过背单词背到想吐的那段时间之后,背单词就变成强迫症了,是一种乐趣,每天不背就不舒服”
他们太过自信,把记忆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痛苦而无效的笨方法,自己瞎折腾还瞎吹牛。
我原先背过一段时间单词,一天200-300个左右,夹带着看些原版书,发现背单词其实也有乐趣,因为当天背过的词大量在书中出现。(但仅限日常词汇)
纯背单词是浪费时间精力,效果都来自透析原著,还不如把资源全部投入后者。计算单位时间的产出吧,你应该减少前者的无用功。
专业课本的词汇是例外。我自习了英国的物理生物化学课本,发现那些非常生僻难懂的专业词汇单独背根本无从下手,反而是在该项专业的课本里看了一遍又一遍后很自然的就会了,连背都没有刻意去背。(该课本把所有名词列出来成单词表,起初一遇到生词我就对照着单词表看,到后来慢慢不用翻单词表了,看顺了。这也远远超过了“2页1词”的量,效率和成果却还是挺高的。不知道这是不是透析误区,还是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这么做?
在专业学习中也读原著,这正是香港学生英语强大的法宝。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多查,但注意逐渐过渡到标准参数,你会发现那才是最佳状态,别因小失大。
我其实是很赞同您的观点的,也明白透析法的危险之一就是“为周围环境影响所动摇”。但我虽然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心慌的,觉得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速度已经远远落在了他们后面,不知道怎么办...
拔苗助长最终死光,你起步看似很慢,但保持加速度,假以时日就可以全面超越使用笨方法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