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选择继续在加都流连。第一站:博大哈大佛塔。当出租车在一个貌不惊人的小路上停下车,告诉我们已经抵达目的地时,我是想象不出这个佛塔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的。匆匆下车转了个小弯儿,进入一个狭窄的路口,刚走几步,一个硕大、白色、庄严肅穆的建筑瞬间跃入眼帘,不免一声惊呼。这就是博大哈大佛塔,它正睁着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睛,俯瞰芸芸众生,笑看俗世凡尘。博大哈佛塔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钵体半圆形佛塔。塔高38米,周长100米。巨大的神眼俯视着加都河谷。三层八角形平台衬托出磅礴宏大的气势。
http://s12/mw690/001nz1T3zy6L5hqIcCD6b&690
博大哈佛塔:智慧的尼泊尔眼
由于坐落在中国西藏与尼泊尔通商的要道上,博大哈佛塔一带成为尼泊尔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挂经轮和108个打坐的神佛像。信徒祈祷时,必须以顺时针方向绕行,一边拔数念珠或背诵经文,一边转动祈祷轮。前来膜拜的信徒多为尼泊尔、中国西藏、不丹等地的藏传佛教徒。
http://s7/mw690/001nz1T3zy6L5hwLhSCa6&690
貌似中国西藏的信徒
http://s6/mw690/001nz1T3zy6L5hwocMlc5&690
专心致志地诵经
在这里,确实见到了身着各式不同服装、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但他们在佛塔下的虔诚却是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围绕着佛塔转着经筒,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我一边随着人流走着相同的路,嘴里一边念叨着“唵嘛呢叭咪吽”,旁边的藏族老妇居然兴奋地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闪烁着亲切的光,一边点头赞许般地回了一句“唵嘛呢叭咪吽”。看来,我虽然不懂佛教,但对于宗教的尊重和所谓的入乡随俗却很容易得到认同,特别是身处异邦,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共同的宗教信仰可以远远超越国界,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一个能够让人振奋的地方,同时也会让你的心情变得虔诚而恭敬。佛塔广场的一角同样饲养着一群鸽子,给这个静谧的所在点上一抹生动的色彩。
http://s4/mw690/001nz1T3zy6L5hxmQpR13&690
http://s6/mw690/001nz1T3zy6L5hxBEXz95&690
佛塔外圈环绕着许多专卖藏式宗教用品、手工艺品的店铺。出售唐卡、藏毯、面具、藏刀、首饰等。这是到加都的第三天,天气仍然十分晴朗,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身处尼泊尔的雨季。一上午的时间在大佛塔游玩,直到中午时分,天空开始变得阴沉,稍顷大雨倾盆,而此时的我,正端坐在佛塔旁边的一个小店里和一个8岁的孩子用汉语在讨价还价。原本不想买东西,可是那孩子中文说得实在是诚恳,也许未必流利,可是足见是用了心的。正好雨天没处去,就在他的店里挑了些小饰物。
http://s6/mw690/001nz1T3zy6L5hyagvz55&690
暴雨即将到来的前夕
http://s16/mw690/001nz1T3zy6L5hyxZM34f&690
佛塔上的印度人。无论你在以何种姿态专心致志地拍照,他们会迅速上来摆好姿势与你合影,让人防不胜防。不太喜欢印度人的这种风格,也让我在尼泊尔期间一直未对他们有好感。
很快雨过天晴,从大佛塔出来问清去往烧尸庙的路,顺着一条乡间小路步行过去。也许是当地人的慢生活态度,从最开始出发便被告知20分钟的路程,走了好久,被告知10分钟,此后就一直被告知10分钟、10分钟……。实在承受不了这样的诱惑,直接瘫坐在路边的水果店里。请店主帮忙打开一个木瓜。店主的服务周到而细心,竟然将整个木瓜削好切成小块分装在几个小塑料盒里端给我们,并配上牙签。特别喜欢尼泊尔男人的这种微笑,热情又略带羞涩的表情。一个木瓜、十个香蕉、两个石榴,尝过之后,还是最恋青青芒果的味道。吃够、歇够,前行不久,终见曙光。路边一位老者给我们指了一条上山的路。其实,如果不上山也是可以从马路边绕过去的,只是由于上山我们又邂逅了那些懒散的猴子。山上是一块绿草葱葱的开阔平地,有一些正在野餐的人们,而这些可爱的猴子就蹲坐在旁边,等着人们分给他们食物。不主动、不推迟大概是它们一贯坚持的原则吧。这真是一个自由而闲散的国度。
http://s10/mw690/001nz1T3zy6L5hz4Yl3b9&690
路遇的水果店
从山上绕过弯去,进入烧尸庙。每人1000RS的门票,小贵。一个在当地孔子学院学了15天中文的尼泊尔导游跟上了我们。考虑到参观这个地方实在有些茫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1000RS成交请导游为我们讲解。导游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尼泊尔的丧葬习俗,大体分成天葬、土葬、火葬等形式,而烧尸庙是火葬的一个主要场所。加德满都的Pashupatinath神庙是尼泊尔规模最大的印度教神庙,是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我们一般都称为“烧尸庙”,这种叫法似乎不太礼貌。
http://s4/mw690/001nz1T3zy6L5hzFabV93&690
起烟处,正在焚烧的尸体
“帕苏帕蒂纳特”(Pashupatinath)的意思就是湿婆神庙,“帕苏帕蒂”是湿婆神的另一个名字。“帕苏”是众生的意思,“帕蒂”是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众生之主”的意思。帕苏帕蒂是尼泊尔历史上保护统治者的神,据说每个国王在他结束讲话时,都要宣布:“让帕苏帕蒂神保护我们!”
帕苏帕蒂纳神庙始建于公元5世纪,1500年来,这座被尼泊尔甚至南亚的印度教徒视为最重要的圣殿,前来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香火鼎盛,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则大多是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印度教徒的火葬场面。
http://s12/mw690/001nz1T3zy6L5hAyi4H3b&690
左边是等待的尸体和家属,隔岸是观火的人们
http://s5/mw690/001nz1T3zy6L5iF9LsU84&690
装殓一新
烧尸的平台沿着河岸一字排开,分成不同的等级:国王、贵族、富人、警察、工人、农民、穷人等等,如果没有能力付出一笔钱,大概连火葬的机会也没有。在整个烧尸庙区域里,从一个人生病开始,养老院、医院、停尸房、焚尸场,基本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而最后留下的一点灰烬也被喜马拉雅山上流下的雪水冲入恒河。当地人对生死有一种轮回的态度,人去世后的第二年,家属会在焚尸台的河对面进行祭奠,我想这也许是我们所理解的灵魂到达彼岸的意思吧。
http://s7/mw690/001nz1T3zy6L5hBMzd426&690
右边的建筑据说是医院兼停尸房
http://s14/mw690/001nz1T3zy6L5hCd95H1d&690
你烧你的,他睡他的
http://s12/mw690/001nz1T3zy6L5hCzcnxcb&690
一个苦行僧也许在思考自己的归途
http://s10/mw690/001nz1T3zy6L5hCURwR09&690
以金木水火土排列的五行庙
http://s2/mw690/001nz1T3zy6L5hDAbHHb1&690
养老院
傍晚回到泰米尔地区,在中华宾馆用了晚餐。个人认为这家餐馆乏善可陈,菜品味道一般,菜量非常少,价格却不低。但老板娘非常热心,还为我们推荐后面行程的吃住行,只是我们最终都另作了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