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来,离开家在外奔波已经是第8个年头了。武汉3年北京5年,每每想起那一个个即将回家和离家的日子,总是为解决车票问题搞得焦虑不安,也让我对中国的铁路产生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选择铁路出行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它方便、快捷、安全,没有飞机那么多的麻烦,也没有长途汽车那么多的危险。所以,在一个又一个全国人民都赶在一起出行的特别日子里,车票就成为最紧俏的商品。
中国人似乎对于回家有着空前的热情,在这种文化之下,我也不能例外。寒暑假、五一、十一,这些假期让我无一例外地踏上归家的征程。也许,家的诱惑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大,但我深知,每次回到家,我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只要出现在父母的面前,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情怀之下,每次假期来临,我便义无反顾。
然而,现实又总是那么的无情。寒暑假似乎还好一些,只要我注意错开大学生返乡的日期,一张车票还不算太大的难题。最让人咬牙切齿的就是两个黄金周,处处人满为患,拥挤不堪,一票着实难求!
在北京的这几年,我已经逐渐由在窗口买,到旅行社订,沦落到如今找票贩子,票价一路在飙升,即使如此,对票贩子还要挤出笑脸。人家能把票卖给你,不是对你的恩惠吗?要知道,还有那么多人在后面等着呢!票拿到我手里,已经至少被倒了三四手,不贵才怪!
然而,在这事实的背后,傻子也能猜出铁路系统的肮脏内幕。内部预留一部分,给关系单位一部分,内外勾结一部分,到普通老百姓这里,只剩下再简单不过的两个字:“没有!”在话音之外,还有一张冰冷无比的面孔。
诸君不信,可到售票窗口一试。
我曾试过在预售票规定发售时间之前一个小时去排队,大概排在第五六位的样子,可是售票时间一到,排在第一位也没有用,所有的回答都是:“没有!”冰冷而无情,特别是你的一腔思乡归乡的热情,就被这两个字浇得一点不剩。
于是,只能猫有猫道,狗有狗路。动用关系的,守株待兔的,网上搜寻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每到这个时候,铁路、公安系统又不失时机地蹦出来打击票贩子,试问,如果不是和他们勾结,票贩子的票从何而来?自欺欺人罢了,演给谁看?
记得去年夏天和好友一起去新疆游玩。提前十几天就开始计划买票事宜。但是,所有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之后,我们仍然一无所获,一筹莫展。后来偶然间朋友在网上搜到两张,欣喜若狂,虽然每张加价将近三百,但我们仍然迅速拿下。在列车上的两天里,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在抱怨为此行车票所付出的代价,境遇与我们大体相同。其间,竟有一个老哥说他在车站窗口买的,我们都大吃一惊。后来,老哥补充道:“我家一亲戚是副站长,给我写个条,我去了就买了。”我们真羡慕他有这样的亲戚,为什么我们家的亲戚就不能这样出息一把?为什么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关系在窗口就能买到票?
也有朋友跟我说,他有一次出差,去了车站就是没票,他就冒险上了车,结果几个车厢一看,铺位都空着,根本没有人坐,据说预留的票没有那么大需求。汗颜!
铁路系统体制的弊端已日益凸现,不知道“铁老大”的身份还会持续多久?行业的垄断何时才是尽头?我期盼着能顺顺当当回家的那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