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两忆临海峤
(2025-02-03 09:04:14)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2024-12-30
21:21
提起临海峤,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了,但是历史上谢灵运、李白、孟浩然等在诗中都咏诵过临海峤,使之名声大噪、声名远播。
峤(qiáo),指尖而高的山。关于临海峤,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今浙江省台州市内临海市的山,因临海而得名,具体指大固山或白马山。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温岭市内温峤镇境内的峤岭,古称“峤岭”。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泛指整个天台山脉,包括剡、天台山、临海西北及宁海三门整个山脉的总称。
南北朝时期著名山水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在《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中首次提到临海峤。“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记录了他从会稽郡始宁出发,砍树开路、历经艰辛,最终到达临海郡治附近,并折回天台和剡的经过。
李白在《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中说:“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表达了李白对严光和谢灵运的仰慕,希望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摆脱世俗的烦恼,功成身退,寄情山林。
作为深受谢运灵影响的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是否去过或提到过临海峤呢?通过笔者查询《孟浩然诗集》,发现孟浩然有2次在诗中回忆临海峤。
第一次是孟浩然开元十六年(728)夏秋间,在长安应试落第,拜访终南山僧人,写下《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透露了落第后的失望与逃逸之情。“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望见烧山的野火,使孟浩然联想起远在吴越的天台赤城山的标志,也想到临海县(今临海市)的高山一游。当然,这时孟浩然并没有到过天台和临海,这时的“缅怀”和“更忆”是作者的远望和向往,也为他“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埋下了伏笔。这时他的心情和李白大体是一致的,都想和谢灵运一样去天台和临海寄情山林。
第二次是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自吴越漫游归还襄阳迫近故乡之时。730年他如愿寻访了天台山和临海峤,这次在归乡途中回忆起这次经历。《归至郢中》:“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日夕见乔木,乡园在伐柯。”漫游吴越、远经临海峤后,正乘船返回故乡岘山。临近故乡见到熟悉的乔木,乡园已经不远了。
这一次远行,他行程几万里,历时近5年,比当年的谢灵运远游更远,如今回忆起临海峤之旅排解了科考失利之愁,喜的是终于到达了故乡,思乡之苦荡然无存。
这一忆一归之间,孟浩然大大缩短了天台临海山与家乡襄阳岘山之间的距离,使两山跨越了历史和时空,一个成为寄情山水、诗和远方的理想,一个成为他乡游子思念的乡愁,今日读来,仿佛再次握手,紧紧相依。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